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常用震害评估方法比较 | 第10-14页 |
1.3 本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模型选择与回归原理 | 第17-39页 |
2.1 历史震害数据的选取 | 第17页 |
2.2 震害分析与影响因子的选择 | 第17-36页 |
2.2.1 破坏等级的划分与震害指数的确定 | 第19-20页 |
2.2.2 典型桥梁震害分析 | 第20-30页 |
2.2.3 震害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选取 | 第30-36页 |
2.3 回归模型选择 | 第36-37页 |
2.4 回归原理与流程 | 第37-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震害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39-49页 |
3.1 数据处理 | 第39-41页 |
3.1.1 提取数据 | 第39-40页 |
3.1.2 多元共线性的处理 | 第40-41页 |
3.2 回归结果及初步评价 | 第41-44页 |
3.3 考虑其他因素的修正 | 第44-45页 |
3.4 模型计算实例及检验 | 第45-48页 |
3.4.1 简单评估实例 | 第45-46页 |
3.4.2 利用唐山地震和芦山地震震害资料复检本模型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不同层次的震害评估模型 | 第49-65页 |
4.1 各类数据缺失影响程度评价 | 第49-51页 |
4.2 不同数据层次的评估模型 | 第51-61页 |
4.2.1 初步简化的评估模型及回归结果评价 | 第52-55页 |
4.2.2 进一步简化的评估模型及回归结果评价 | 第55-58页 |
4.2.3 完全简化的评估模型及结果回归评价 | 第58-61页 |
4.3 任意项缺失的评估模型 | 第61-62页 |
4.4 不同层次评估模型的比较及适用范围 | 第62-64页 |
4.4.1 不同层次评估模型应用举例 | 第62-63页 |
4.4.2 任意项缺失的评估模型应用举例 | 第63页 |
4.4.3 不同评估模型的比较及选用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5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