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转炉煤气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转炉工业的发展 | 第10-11页 |
1.2.2 我国转炉工业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3 转炉煤气的回收与利用 | 第12页 |
1.2.4 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5 我国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钢铁企业煤气主要种类及特性 | 第14-15页 |
1.3.1 焦炉煤气 | 第14页 |
1.3.2 高炉煤气 | 第14页 |
1.3.3 转炉煤气 | 第14-15页 |
1.4 煤气事故种类 | 第15-16页 |
1.4.1 煤气中毒事故 | 第15页 |
1.4.2 煤气爆炸事故 | 第15页 |
1.4.3 煤气着火事故 | 第15-16页 |
1.5 转炉煤气系统风险评估及常用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 第16-18页 |
1.5.1 风险评估 | 第16页 |
1.5.2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 第16-18页 |
第2章 河钢唐钢热轧部炼钢生产的基本情况 | 第18-23页 |
2.1 河钢唐钢热轧部简介 | 第18页 |
2.2 转炉炼钢工艺简介 | 第18-19页 |
2.3 河钢唐钢热轧部炼钢系统主要工艺设备 | 第19-20页 |
2.4 转炉一次除尘系统工艺及参数 | 第20-21页 |
2.5 转炉一次除尘系统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 第21-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 | 第23-34页 |
3.1 主要危险物质特性 | 第23页 |
3.2 转炉炼钢工艺过程煤气危险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3.2.1 在原料供应工序存在人员中毒和窒息危险 | 第24页 |
3.2.2 在转炉冶炼工序存在爆炸、中毒窒息危险 | 第24页 |
3.2.3 在精炼工序存在中毒、火灾、爆炸危险 | 第24页 |
3.2.4 在连铸工序存在火灾、爆炸、中毒危险 | 第24页 |
3.2.5 在烟气净化及煤气回收工序存在煤气中毒、火灾爆炸危险 | 第24-25页 |
3.3 设备维检过程的煤气危险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3.4 主要危险因素汇总 | 第26-27页 |
3.5 重大危险源辨识 | 第27-30页 |
3.5.1 重大危险源分级 | 第28-30页 |
3.6 对转炉炼钢工艺过程煤气系统的风险评价 | 第30-33页 |
3.6.1 LEC评价法 | 第30-3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危险因素防控对策 | 第34-63页 |
4.1 改造转炉一次除尘设备 | 第34-39页 |
4.1.1 改造目的 | 第34-35页 |
4.1.2 改造项目 | 第35-38页 |
4.1.3 改造后主要参数 | 第38页 |
4.1.4 改造主要效果 | 第38-39页 |
4.2 安全评价及对策 | 第39-53页 |
4.2.1 安全管理检查表 | 第39-41页 |
4.2.2 中毒事故事故树评价 | 第41-44页 |
4.2.3 煤气回收系统危险性评价 | 第44-53页 |
4.3 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 | 第53-61页 |
4.3.1 安全操作规程 | 第53-54页 |
4.3.2 安全应急预案 | 第54-55页 |
4.3.3 抢、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 第55-57页 |
4.3.4 安全防护考核细则 | 第57-59页 |
4.3.5 强化安全保证措施 | 第59-61页 |
4.4 运用“互联网+”理念加强安全教育 | 第61-62页 |
4.5 效益评价 | 第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A 动火作业申请单 | 第67-68页 |
附录 B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 | 第6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导师简介 | 第83页 |
企业导师简介 | 第83-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