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数字水印技术 | 第10-13页 |
1.2.1 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2.2 数字水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有方法的不足 | 第11-13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大纲安排 | 第13-15页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大纲安排 | 第14-15页 |
第2章 数字水印概述 | 第15-20页 |
2.1 数字水印 | 第15页 |
2.2 数字水印的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2.3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6-17页 |
2.4 数字水印的攻击方法 | 第17页 |
2.5 数字图像水印系统的质量评价 | 第17-1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基于FRFT及HVS的自适应水印隐藏算法 | 第20-33页 |
3.1 相关技术 | 第20-26页 |
3.1.1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 第20-23页 |
3.1.1.1 二维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 第20-21页 |
3.1.1.2 二维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 第21-22页 |
3.1.1.3 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3.1.2 改进的人类视觉系统 | 第23-25页 |
3.1.2.1 亮度掩蔽值 | 第23-24页 |
3.1.2.2 边缘掩蔽值 | 第24页 |
3.1.2.3 基于谱度量的纹理掩蔽值 | 第24-25页 |
3.1.3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 第25-26页 |
3.2 基于FRFT及HVS的自适应水印隐藏算法 | 第26-28页 |
3.2.1 水印嵌入区域的选择 | 第26页 |
3.2.2 水印的嵌入算法 | 第26-27页 |
3.2.3 水印的提取算法 | 第27-28页 |
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3.3.1 算法的鲁棒性与隐蔽性分析 | 第29-30页 |
3.3.2 算法的自适应性分析 | 第30-31页 |
3.3.3 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基于HVS及Schur分解的自适应盲水印算法 | 第33-49页 |
4.1 相关技术 | 第33-36页 |
4.1.1 水印图像的预处理 | 第33-34页 |
4.1.2 Schur分解 | 第34-36页 |
4.1.2.1 Schur分解的定义 | 第34-35页 |
4.1.2.2 Schur分解的两个特性 | 第35页 |
4.1.2.3 HVS与Schur分解 | 第35-36页 |
4.2 基于HVS及Schur分解的自适应盲水印算法 | 第36-39页 |
4.2.1 水印嵌入位置的选择 | 第36页 |
4.2.2 水印的嵌入算法 | 第36-38页 |
4.2.3 水印的提取算法 | 第38-39页 |
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39-48页 |
4.3.1 算法的隐蔽性分析 | 第39-40页 |
4.3.2 算法的鲁棒性分析 | 第40-42页 |
4.3.3 算法的自适应性分析 | 第42-47页 |
4.3.4 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49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