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1 前言 | 第13页 |
1.2 TiO_2 的结构、光催化原理、制备方法及改性方法 | 第13-20页 |
1.2.1 TiO_2 的晶体结构 | 第13-14页 |
1.2.2 TiO_2 的光催化原理 | 第14-16页 |
1.2.3 TiO_2 的制备方法 | 第16页 |
1.2.4 TiO_2 的改性方法 | 第16-20页 |
1.3 低共熔溶剂 | 第20-24页 |
1.3.1 低共熔溶剂简介 | 第20-21页 |
1.3.2 低共熔溶剂在催化材料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1.3.3 低共熔溶剂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1.4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1.4.1 选题意义 | 第24-2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7-33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2 样品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1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的工艺流程 | 第28页 |
2.2.2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 | 第28-29页 |
2.3 实验表征 | 第29-30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9页 |
2.3.2 粒径分析 | 第29页 |
2.3.3 红外光谱分析(IR) | 第29页 |
2.3.4 N_2吸-脱附曲线(BET) | 第29-30页 |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0页 |
2.3.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30页 |
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0-33页 |
第3章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与表征 | 第33-39页 |
3.1 前言 | 第33页 |
3.2 实验步骤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3.3.1 水的用量对二氧化钛的团聚粒径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无水乙醇的用量对二氧化钛的团聚粒径的影响 | 第35页 |
3.3.3 pH值对二氧化钛的团聚粒径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6页 |
3.3.5 N_2吸附-脱附曲线(BET) | 第36-37页 |
3.3.6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低共熔溶剂协助合成中孔纳米二氧化钛 | 第39-57页 |
4.1 简介 | 第39-40页 |
4.2 低共熔溶剂协助合成中孔纳米二氧化钛 | 第40-54页 |
4.2.1 氯化胆碱-尿素协助合成中孔纳米二氧化钛 | 第40页 |
4.2.2 氯化胆碱-尿素的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4.2.3 氯化胆碱-苯酚协助合成中孔纳米二氧化钛 | 第43-44页 |
4.2.4 氯化胆碱-苯酚的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4.2.5 氯化胆碱-苯丙酸协助合成中孔纳米二氧化钛 | 第48-49页 |
4.2.6 氯化胆碱-苯丙酸结果与讨论 | 第49-53页 |
4.2.7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 | 第53-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5章 DES对 TiO_2 形成中孔结构的分析和计算 | 第57-63页 |
5.1 引言 | 第57-58页 |
5.2 模型的选择和计算方法 | 第58页 |
5.3 结构优化 | 第58-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