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文体”概念界定 | 第8页 |
1.2“文质”的发展 | 第8-11页 |
1.3 两汉文体与文质论 | 第11-15页 |
2 文体种类的丰富与细化 | 第15-22页 |
2.1 曹丕《典论·论文》四科八体说 | 第15-16页 |
2.2 陆机《文赋》十体辨异论 | 第16-17页 |
2.3 刘勰《文心雕龙》之文体论 | 第17-20页 |
2.4 萧统《文选》之文体论 | 第20-22页 |
3 魏晋六朝文体与文质论——以《文心雕龙》文体论为中心 | 第22-35页 |
3.1 赋颂歌诗,羽仪清丽 | 第23-26页 |
3.2 箴铭碑诔,雅正宏深 | 第26-29页 |
3.3 记传盟檄,核要明断 | 第29-31页 |
3.4 诸子论说,辩丽致用 | 第31-33页 |
3.5 章表奏议,严正雅丽 | 第33-35页 |
4 文质论的深化与文笔之辨 | 第35-46页 |
4.1 文质论的深化 | 第35-40页 |
4.2 文笔之辨的出现及文笔排序的变化 | 第40-46页 |
4.2.1 文笔论的出现 | 第40-42页 |
4.2.2 文笔之辨对文体排序的影响:文前笔后,重文轻笔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学 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