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形象演变研究--以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为中心
摘要 | 第4-6页 |
ABRST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与与趋势 | 第11-18页 |
1.韩信相关专著 | 第11-13页 |
2.史学方面的研究 | 第13-15页 |
3.文学方面的研究 | 第15-18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一、史籍中的韩信形象 | 第20-42页 |
(一)《史记》中的韩信形象 | 第20-33页 |
1.少富远志能隐忍 | 第21-22页 |
2.辗转反侧觅良主 | 第22-24页 |
3.胸怀奇策制方略 | 第24-25页 |
4.南征北战建伟功 | 第25-28页 |
5.三拒策反忠汉王 | 第28-30页 |
6.将相王侯皆担当 | 第30-32页 |
7.身死钟室足堪伤 | 第32-33页 |
(二)《汉书》《资治通鉴》中的韩信 | 第33-42页 |
1.《汉书》中的韩信形象 | 第33-38页 |
2.《资治通鉴》中的韩信形象 | 第38-42页 |
二、戏曲中的韩信形象 | 第42-53页 |
(一)宋元之前戏曲中的韩信形象 | 第42-43页 |
(二)元代戏曲中的韩信形象 | 第43-48页 |
1.以韩信为主角的剧作形象 | 第44-46页 |
2.以韩信为配角的剧作形象 | 第46-48页 |
3.引用韩信事迹的剧作形象 | 第48页 |
(三)明代戏曲中的韩信形象 | 第48-53页 |
三、话本、小说中的韩信形象 | 第53-64页 |
(一)话本中的韩信形象 | 第53-57页 |
1.《前汉书平话续集》中的韩信形象 | 第53-55页 |
2.《三国志平话》中的韩信形象 | 第55-56页 |
3.《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的韩信形象 | 第56-57页 |
4.《喻世明言》中的韩信形象 | 第57页 |
(二)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韩信形象 | 第57-64页 |
1.《两汉开国中兴志传》中的韩信形象 | 第58-60页 |
2.《西汉演义》中的韩信形象 | 第60-64页 |
四、韩信形象演变所折射的文化传统 | 第64-67页 |
(一)史官文化是韩信形象彰显的基础 | 第64页 |
(二)韩信形象生成流变的文化内涵 | 第64-67页 |
1.人尽其才的人才观 | 第65页 |
2.知恩图报的重情观 | 第65-66页 |
3.天命有归的天命观 | 第66-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