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仅文学思想及诗歌创作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 | 第10-15页 |
第一章 陈仅生平考述 | 第15-34页 |
第一节 家世考略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入仕前的行历与交游 | 第17-24页 |
一、游历四方 | 第17-20页 |
二、交游述略 | 第20-24页 |
第三节 入仕后的政绩 | 第24-31页 |
一、镇防讼狱 | 第25-26页 |
二、修堤治灾 | 第26-28页 |
三、劝农惠农 | 第28-29页 |
四、兴学修志 | 第29-31页 |
第四节 致仕等 | 第31-34页 |
第二章 陈仅文学思想研究 | 第34-50页 |
第一节 论诗不可无性情 | 第34-38页 |
第二节 论诗中当有我在 | 第38-43页 |
一、诗中当有我在 | 第38-40页 |
二、作诗当取诗于我,不当求诗于题 | 第40-42页 |
三、诗文评点中的“我” | 第42-43页 |
第三节 论声与情融 | 第43-45页 |
第四节 论作诗之“法” | 第45-50页 |
第三章 陈仅诗歌的思想内容 | 第50-77页 |
第一节 羁旅行役诗 | 第50-57页 |
一、奔波飘零 | 第51-53页 |
二、思乡怀人 | 第53-55页 |
三、风物怀古 | 第55-57页 |
第二节 交游赠答诗 | 第57-63页 |
一、唱和寄赠 | 第57-59页 |
二、寻访宴集 | 第59-61页 |
三、送别哀挽 | 第61-63页 |
第三节 以政为诗 | 第63-68页 |
第四节 题画咏物诗 | 第68-72页 |
第五节 其他类 | 第72-77页 |
第四章 陈仅诗歌的艺术特点 | 第77-104页 |
第一节 组诗与长诗的大量运用 | 第77-86页 |
第二节 以雄奇想象运恣肆之笔 | 第86-91页 |
一、奇象奇思 | 第86-88页 |
二、奇境奇气 | 第88-90页 |
三、奇正相生 | 第90-91页 |
第三节 真切纪实,兴寄深远 | 第91-99页 |
一、底层人物形象鲜明 | 第91-92页 |
二、多以自注纪实 | 第92-98页 |
三、渊源上深受杜甫的影响 | 第98-99页 |
第四节 诗歌风格的阶段性 | 第99-104页 |
一、前期慷慨俊逸,后期平和淳厚 | 第99-102页 |
二、风格变化原因探究 | 第102-104页 |
结语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