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二代下我国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偿付能力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4-16页 |
2 保险偿付能力及其监管 | 第16-28页 |
2.1 保险偿付能力概述 | 第16-17页 |
2.2 偿付能力监管 | 第17-20页 |
2.2.1 偿付能力监管的含义 | 第17-18页 |
2.2.2 国际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 第18-20页 |
2.3 我国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 第20-24页 |
2.3.1 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2.3.2 我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 第21-24页 |
2.4 保险偿付能力影响因素 | 第24-28页 |
2.4.1 外部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4.2 内部影响因素 | 第25-28页 |
3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构建 | 第28-35页 |
3.1 分位数回归模型 | 第28-30页 |
3.1.1 分位数模型概述 | 第28-29页 |
3.1.2 分位数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29-30页 |
3.2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 第30-35页 |
3.2.1 面板分位数模型优势 | 第30-31页 |
3.2.2 面板分位数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1-32页 |
3.2.3 非可加固定效应面板分位数模型 | 第32-35页 |
4 偿二代下我国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5-49页 |
4.1 数据说明以及变量选取 | 第35-38页 |
4.1.1 数据说明 | 第35页 |
4.1.2 变量选取 | 第35-38页 |
4.2 非可加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4.2.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38-39页 |
4.2.2 Hausman检验 | 第39-40页 |
4.2.3 非可加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 | 第40-44页 |
4.3 内生性检验 | 第44-45页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45-49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9-53页 |
5.1 结论 | 第49-50页 |
5.2 建议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