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大豆蛋白质的组成与结构概述 | 第12-13页 |
·大豆蛋白质的营养与特性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大豆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标准 | 第13-14页 |
·大豆蛋白质组成与特性的关系 | 第14-15页 |
·大豆蛋白中抗营养因子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大豆脂肪氧化酶的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大豆凝集素的研究概况 | 第17-20页 |
·大豆蛋白累积相关研究 | 第20页 |
·大豆蛋白质及两种抗营养因子的遗传调控 | 第20-21页 |
·大豆种质发掘与创新相关研究 | 第21-25页 |
·发掘与诱变 | 第21-23页 |
·大豆蛋白突变种质的相关生长研究 | 第23-25页 |
2 大豆种质资源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 | 第25-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数据获得与分析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大豆球蛋白亚基组成及含量的差异分析 | 第29-30页 |
·大豆7S和11S球蛋白相对含量及11S/7S比值分析 | 第30-33页 |
·大豆蛋白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7页 |
·大豆蛋白比值差异及特殊材料发现 | 第34-35页 |
·大豆蛋白区域性分析 | 第35-36页 |
·大豆蛋白及亚基间相互影响 | 第36-37页 |
3 大豆脂肪氧化酶快速简便检测方法发掘缺失突变体 | 第37-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主要试剂 | 第3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数据统计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显色法初步检测分析 | 第41-42页 |
·分光光度计法二次检测分析 | 第42-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关于检测方法 | 第45页 |
·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品种的发掘 | 第45-47页 |
4 大豆凝集素缺失突变体的诱变筛选 | 第47-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7-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49页 |
·大豆凝集素突变品系筛选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