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3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强迫交易罪中的“暴力”问题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暴力”的涵义及程度 | 第15-17页 |
一、“暴力”的涵义 | 第15页 |
二、“暴力”的程度 | 第15-17页 |
第二节 与刑法相关犯罪的“暴力”之比较 | 第17-21页 |
一、刑法分则中明文规定的“暴力” | 第17-18页 |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中“暴力”的界限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强迫交易罪中的“威胁”问题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威胁”的涵义及表现形式 | 第21-22页 |
一、“威胁”的涵义 | 第21页 |
二、“威胁”的表现形式 | 第21-22页 |
第二节“威胁”的程度及与相关罪名的比较 | 第22-25页 |
一、“威胁”的程度及其依据 | 第22-24页 |
二、与相关罪名的“威胁”之比较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经济威胁的性质认定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强迫交易罪中的“交易”问题 | 第28-38页 |
第一节 传统的交易形式 | 第28-30页 |
一、交易的内涵 | 第28-29页 |
二、强买、强卖商品 | 第29页 |
三、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新型的交易形式 | 第30-32页 |
一、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 | 第30-31页 |
二、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其他资产 | 第31页 |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经营活动 | 第31-32页 |
第三节 与交易之认定相关的问题 | 第32-38页 |
一、非法内容的交易是否构成本罪的交易 | 第32-34页 |
二、给付对价不具有合理性的交易是否构成本罪的交易 | 第34-35页 |
三、非市场性交易是否构成本罪的交易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如何把握“情节严重”的“度” | 第38-44页 |
第一节 刑法中的“情节严重”之解读 | 第38-39页 |
第二节 以案例为视角探讨本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 第39-44页 |
一、分析两则关于本罪不起诉案件的异同 | 第39-40页 |
二、探讨本罪“情节严重”的具体标准 | 第40-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