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1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污染及降解研究 | 第16-20页 |
1.1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除草机理 | 第16-17页 |
1.2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生态毒性 | 第17-18页 |
1.3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在环境中的降解 | 第18-20页 |
2 苯胺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2.1 苯胺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及途径 | 第21-23页 |
2.2 烷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 | 第23-24页 |
3 细菌黄素单加氧酶的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3.1 黄素单加氧酶的分类 | 第24-26页 |
3.2 Group D黄素单加氧酶的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30页 |
4.1 国内外MEA微生物降解相关研究的不足 | 第28-29页 |
4.2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9页 |
4.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9-30页 |
第二章 MEA代谢突变菌株获得及其特性研究 | 第30-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1.1 培养基与试剂 | 第30页 |
1.2 菌株、质粒和引物 | 第30-31页 |
1.3 细胞静息液的制备 | 第31页 |
1.4 MEA降解的检测方法 | 第31-32页 |
1.5 MEA和DEA代谢突变菌株的获得与鉴定 | 第32-33页 |
1.6 MEA和DEA代谢突变菌株和野生菌株以MEA为唯一碳源生长的情况 | 第33页 |
1.7 MEA和DEA代谢突变菌株DE-13-D2代谢积累物的鉴定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2.1 MEA和DEA代谢突变菌株的获得和降解能力验证 | 第33-35页 |
2.2 MEA和DEA代谢突变菌株和野生菌株以MEA为唯一碳源的生长降解曲线 | 第35-36页 |
2.3 突变菌株DE-13-D2代谢积累物的鉴定 | 第36-39页 |
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基于比较基因组分析预测MEA降解基因 | 第40-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1.1 试剂与培养基 | 第40页 |
1.2 菌株、质粒和引物 | 第40页 |
1.3 菌株基因组DNA提取 | 第40-41页 |
1.4 菌株基因组测序 | 第41-42页 |
1.5 MEA代谢野生菌株和突变菌株的基因组相互比较 | 第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2.1 MEA代谢野生菌株和突变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及比对 | 第42-45页 |
2.2 丢失片段的DNA序列分析 | 第45-48页 |
2.3 疑似ORF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8-49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MeaXY的遗传回补、异源表达及酶动力学参数测定 | 第50-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8页 |
1.1 试剂和培养基 | 第50-51页 |
1.2 所用菌株、质粒和引物 | 第51-52页 |
1.3 MEA单加氧酶的遗传回补与异源表达 | 第52-53页 |
1.4 MEA单加氧酶的表达、纯化与蛋白定量 | 第53-55页 |
1.5 MEA单加氧酶的功能鉴定 | 第55-57页 |
1.6 MEA单加氧酶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 第57页 |
1.7 MEA单加氧酶的转录 | 第57-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8页 |
2.1 MEA单加氧酶的遗传回补和异源表达 | 第58-60页 |
2.2 MEA单加氧酶转录情况分析 | 第60-61页 |
2.3 MEA单加氧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和蛋白定量 | 第61-63页 |
2.4 MEA单加氧酶的功能验证 | 第63-67页 |
2.5 MEA单加氧酶的动力学参数 | 第67-68页 |
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下游芳环开环基因的初步研究 | 第70-8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4页 |
1.1 试剂和培养基 | 第70-71页 |
1.2 所用菌株、质粒和引物 | 第71页 |
1.3 双加氧酶基因的查找 | 第71-72页 |
1.4 疑似双加氧酶基因meaC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 第72页 |
1.5 疑似双加氧酶基因meaC的插入突变 | 第72-73页 |
1.6 开环底物制备 | 第73-7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4-80页 |
2.1 双加氧酶基因的查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4页 |
2.2 双加氧酶基因meaC的克隆、表达与功能验证 | 第74-76页 |
2.3 双加氧酶基因meaC的插入突变与功能验证 | 第76-78页 |
2.4 KT2440(pBmeaX-meaAB)制备开环底物 | 第78-80页 |
3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全文总结 | 第82-8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6页 |
附录一 培养基和试剂配方 | 第96-98页 |
附录二 文中所涉及的基因序列 | 第98-100页 |
附录三 丢失片段F-D2中ORF功能预测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