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小企业柔性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9-12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和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8页 |
·中小企业的定义 | 第14-15页 |
·国外中小企业定义 | 第14页 |
·中国中小企业定义 | 第14-15页 |
·战略柔性与柔性战略 | 第15-18页 |
·战略柔性定义 | 第15-16页 |
·柔性战略定义 | 第16-17页 |
·柔性战略内涵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 | 第18-21页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18-20页 |
·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含义 | 第20-21页 |
·自主管理 | 第21-23页 |
·自主管理的内涵 | 第21-22页 |
·自主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差异 | 第22-23页 |
·不确定性 | 第23-28页 |
·不确定性的内涵 | 第23页 |
·不确定性成因及形式 | 第23-24页 |
·不确定性的构成 | 第24-25页 |
·柔性战略与不确定性的组合 | 第25-28页 |
3 浙江省中小企业内外环境分析 | 第28-35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第28-32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优势分析 | 第28-30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劣势分析 | 第30-32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第32-35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机遇分析 | 第32-33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威胁分析 | 第33-35页 |
4 模型构建于假设 | 第35-47页 |
·柔性战略 | 第35-37页 |
·柔性战略的构成 | 第35-36页 |
·本文的观点 | 第36-37页 |
·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37-42页 |
·可持续发展能力概述 | 第37-38页 |
·平衡计分卡用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 第38-39页 |
·本文的观点 | 第39-42页 |
·模型构建 | 第42-43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3-47页 |
·柔性战略与自主管理 | 第43-44页 |
·柔性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44-45页 |
·自主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45页 |
·不确定性在柔性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的作用 | 第45-47页 |
5 问卷设计以及研究分析 | 第47-66页 |
·数据的收集 | 第47-50页 |
·问卷设计 | 第47页 |
·样本获取及分布 | 第47-48页 |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48-50页 |
·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50-52页 |
·量表的因子分析 | 第52-54页 |
·量表的方差分析 | 第54-56页 |
·个人层面的方差分析 | 第54-55页 |
·企业层面的方差分析 | 第55-56页 |
·相关分析 | 第56-57页 |
·柔性战略对自主管理的相关分析 | 第56页 |
·柔性战略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分析 | 第56-57页 |
·自主管理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分析 | 第57页 |
·回归分析 | 第57-60页 |
·柔性战略对自主管理的影响 | 第57-58页 |
·柔性战略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各因素的影响 | 第58-59页 |
·自主管理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各因素的影响 | 第59-60页 |
·不确定性对柔性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调节作用 | 第60-65页 |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65-66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6-67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