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国外家族企业治理研究情况概述 | 第12-15页 |
·国内家族企业治理研究情况概述 | 第15-18页 |
·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与特点 | 第20-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1-22页 |
·委托代理在企业治理结构建设中的应用 | 第22页 |
·分权制衡理论 | 第22-23页 |
·分权制衡理论与企业权力治理 | 第22-23页 |
·分权制衡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企业治理中的应用 | 第23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25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 第24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的现状分析 | 第25-35页 |
·家族企业及其家族治理模式概述 | 第25-27页 |
·家族企业的定义和特征 | 第25-26页 |
·家族治理模式的种类与特征 | 第26-27页 |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动因 | 第27-30页 |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外部动因 | 第27-29页 |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内部动因 | 第29-30页 |
·我国家族企业家族治理模式的特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我国家族企业家族治理模式的特性分析 | 第30-31页 |
·我国家族企业家族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 第32-35页 |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 第32-34页 |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国际比较的启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家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路 | 第35-49页 |
·完善家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改善家族企业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8页 |
·我国家族企业的治理现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 第36-37页 |
·我国家族企业的演进路径表明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与完善是家族企业内部治理工作的追求目标 | 第37-38页 |
·基于现行法律制度完善家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路 | 第38-44页 |
·规范权力机构的准确运行,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保持制约和平衡 | 第38-39页 |
·强化经营者的独立经营地位,确保董事会经营空间 | 第39-40页 |
·做实监事会,赋予监事会多项权力,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 | 第40-41页 |
·以“控股股东与关联关系”为重点内容,强化关联交易的治理 | 第41-42页 |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防止内部人控制的监督约束机制 | 第42-43页 |
·建立股权激励制度 | 第43-44页 |
·进一步完善我国家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创新性举措 | 第44-49页 |
·根据股权供应的多样化思路,确立保障家族股权控制和社会资本有效融入的双赢的治理结构 | 第44-46页 |
·根据家族企业的运行特点,在进行“职业经理革命”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具有多样功能与职责的新型监事会制度 | 第46-47页 |
·基于关系治理的原理,探索建立新型家族企业的信任管理机制 | 第47-48页 |
·基于非正式治理的理念,以家族理事会为纽带,探索建立混合型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