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前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2.1 好奇心 | 第13页 |
2.2 认知好奇心 | 第13-15页 |
2.2.1 认知好奇心界定 | 第13-14页 |
2.2.2 认知好奇心的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2.2.3 特质认知好奇心的测量 | 第15页 |
2.3 认知好奇心的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2.3.1 认知好奇心与注意 | 第15-16页 |
2.3.2 认知好奇心提高记忆 | 第16-18页 |
2.4 创造力 | 第18-20页 |
2.4.1 创造性想象 | 第18页 |
2.4.2 顿悟问题解决 | 第18-19页 |
2.4.3 发散性思维 | 第19-20页 |
2.5 认知好奇心与创造性间的关系 | 第20页 |
2.6 注意机制 | 第20-23页 |
2.6.1 注意过滤、不相关注意的界定 | 第21页 |
2.6.2 注意机制与认知好奇心、创造性间的关系 | 第21-23页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 第23-26页 |
3.1 已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第23页 |
3.2 认知好奇心促进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认知加工机制假设 | 第23-25页 |
3.3 研究方案 | 第25-26页 |
4. 实验一 特质认知好奇心影响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认知机制 | 第26-34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26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4.2.1 被试 | 第26页 |
4.2.2 实验设计 | 第26页 |
4.2.3 实验材料 | 第26-29页 |
4.2.4 实验程序 | 第29-30页 |
4.2.5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4.3.1 实验一中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0-31页 |
4.3.2 实验一数据相关分析结果 | 第31页 |
4.3.3 实验一中介效应分析 | 第31-32页 |
4.4 讨论 | 第32-34页 |
5 实验二: 特质认知好奇心影响发散思维独创性的中介效应 | 第34-43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34-35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35-39页 |
5.2.1 被试 | 第35页 |
5.2.2 实验设计 | 第35页 |
5.2.3 实验材料 | 第35-37页 |
5.2.4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5.2.5 实验程序 | 第37-38页 |
5.2.6 数据处理 | 第38-39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39-41页 |
5.3.1 实验二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9-40页 |
5.3.2 特质认知好奇心、不相关注意及物品多用途间相关 | 第40页 |
5.3.3 实验一中介效应分析 | 第40-41页 |
5.4 讨论 | 第41-43页 |
6 综合讨论 | 第43-47页 |
6.1 特质认知好奇心促进个体创造性问题解决 | 第43-44页 |
6.1.1 远距离联想测验及成语谜题 | 第43页 |
6.1.2 物品多用途测验 | 第43-44页 |
6.2 特质认知好奇心促进个体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认知机制是注意机制 | 第44-46页 |
6.2.1 特质认知好奇心与注意机制 | 第44-45页 |
6.2.2 注意机制在特质认知好奇心预测创造性问题解决间起中介效应 | 第45-46页 |
6.3 总结 | 第46-47页 |
6.3.1 研究特点与创新之处 | 第46页 |
6.3.2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46页 |
6.3.3 未来研究方向与假设 | 第46-47页 |
7 总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