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村务监督工作的初步探索--以梅州市平远县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1.3.1 村务监督呈现迫切性 | 第9-11页 |
1.3.2 村务监督面临的困境 | 第11-13页 |
1.3.3 村务监督的制度研究 | 第13-15页 |
1.3.4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7页 |
2 村务监督概述 | 第17-22页 |
2.1 村务监督:定义与内涵 | 第17-18页 |
2.2 村务监督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第18-20页 |
2.3 村务监督的重要性 | 第20-22页 |
2.3.1“防火墙”——监督和预防贪腐 | 第20-21页 |
2.3.2“信息站”——信息收集与扩散 | 第21-22页 |
2.3.3“沟通桥”——密切联系与沟通 | 第22页 |
3 村务监督:实践与理论分析 | 第22-28页 |
3.1 村务监督的制度演变历史 | 第23-25页 |
3.2 村务监督实践历史的成效分析 | 第25页 |
3.3 村务监督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 第25-28页 |
3.3.1 组织体制存在局限性 | 第25-27页 |
3.3.2 制度设计不健全 | 第27页 |
3.3.3 制度建设的人员素质难题 | 第27-28页 |
4 村务监督:基于平远县的案例分析 | 第28-35页 |
4.1 平远县及其村务工作开展概况 | 第28-29页 |
4.2 平远县村务监督的成效 | 第29-32页 |
4.3 平远县村务监督问题解析 | 第32-34页 |
4.3.1 缺乏独立性 | 第32页 |
4.3.2 政治素养及观念的不足 | 第32-33页 |
4.3.3 法制不健全 | 第33-34页 |
4.4 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4.4.1“官本位”影响 | 第34-35页 |
4.4.2“看客”思想 | 第35页 |
4.4.3 非制度的宗族派系网 | 第35页 |
5 完善村务监督的政策建议 | 第35-40页 |
5.1 普及观念:提升村民监督意识 | 第36页 |
5.2 强化功能: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 | 第36-37页 |
5.3 减少干预:恢复村务监督独立性 | 第37-38页 |
5.4 健全法制:保障村务监督有效运转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