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绩效考核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平衡计分卡的理论与应用分析 | 第17-27页 |
2.1 平衡计分卡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18页 |
2.2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2.2.1 财务维度 | 第18-19页 |
2.2.2 客户维度 | 第19-20页 |
2.2.3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 第20页 |
2.2.4 学习成长维度 | 第20-21页 |
2.3 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的应用步骤 | 第21-23页 |
2.3.1 制定战略目标 | 第22页 |
2.3.2 确定牵头部门 | 第22页 |
2.3.3 战略目标分解 | 第22-23页 |
2.3.4 考核实施和修正 | 第23页 |
2.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3-26页 |
2.4.1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特征 | 第23-25页 |
2.4.2 不同生命周期考核侧重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秦港股份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 第27-34页 |
3.1 秦港股份概况 | 第27页 |
3.2 秦港股份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背景 | 第27-28页 |
3.2.1 国内能源结构调整 | 第27-28页 |
3.2.2 国企深化改革趋势 | 第28页 |
3.2.3 国资委考核要求 | 第28页 |
3.3 秦港股份绩效考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3.3.1 绩效考核现状 | 第28-32页 |
3.3.2 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秦港股份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第34-55页 |
4.1 秦港股份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考核的可行性 | 第34-35页 |
4.1.1 企业战略目标清晰 | 第34页 |
4.1.2 考核组织架构健全 | 第34-35页 |
4.1.3 信息化系统完善 | 第35页 |
4.2 确定企业对应的生命周期 | 第35-36页 |
4.3 建立企业战略地图 | 第36-39页 |
4.4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的确立 | 第39-44页 |
4.4.1 财务维度指标 | 第39-41页 |
4.4.2 客户维度指标 | 第41-42页 |
4.4.3 流程维度指标 | 第42-43页 |
4.4.4 学习维度指标 | 第43-44页 |
4.5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4-50页 |
4.6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分值的计算 | 第50-54页 |
4.6.1 财务维度指标 | 第50-51页 |
4.6.2 客户维度指标 | 第51-52页 |
4.6.3 流程维度指标 | 第52页 |
4.6.4 学习维度指标 | 第52-5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秦港股份平衡计分卡考核体系的实施保障 | 第55-61页 |
5.1 组织架构 | 第55-56页 |
5.1.1 成立考核委员会 | 第55页 |
5.1.2 改善单位间协调机制 | 第55-56页 |
5.2 制度流程 | 第56-58页 |
5.2.1 建立制度保障 | 第56页 |
5.2.2 简化考核程序 | 第56页 |
5.2.3 监测关键指标 | 第56-58页 |
5.2.4 问题反馈流程 | 第58页 |
5.3 奖惩机制 | 第58-60页 |
5.3.1 工资总额分配 | 第58-59页 |
5.3.2 人事任免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平衡计分卡打分表 | 第67-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