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3 研究综述总体评价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4.2 写作框架 | 第17页 |
1.4.3 拟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 第18-24页 |
2.1 办税服务厅的概念及内涵 | 第18-20页 |
2.1.1 办税服务厅的定义及存在形式 | 第18页 |
2.1.2 办税服务厅的功能和职责 | 第18-19页 |
2.1.3 办税服务厅的地位和作用 | 第19-20页 |
2.2 办税服务厅人员的概念及分类 | 第20-21页 |
2.2.1 办税服务厅人员的定义及岗位职责 | 第20-21页 |
2.2.2 办税服务厅人员的构成及身份差异 | 第21页 |
2.3 办税服务厅人员激励的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3.1 激励的概念 | 第21页 |
2.3.2 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21-22页 |
2.3.3 现代激励理论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济宁市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基本情况及人员激励现状 | 第24-33页 |
3.1 济宁市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基本情况 | 第24-27页 |
3.1.1 济宁市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概况 | 第24-25页 |
3.1.2 济宁市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人员结构情况 | 第25页 |
3.1.3 济宁市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人员任岗情况 | 第25-26页 |
3.1.4 济宁市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人员的群体特征 | 第26-27页 |
3.2 济宁市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人员激励现状 | 第27-29页 |
3.2.1 共性激励机制及激励措施 | 第27-28页 |
3.2.2 差异性激励措施 | 第28-29页 |
3.3 济宁市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人员激励效果体现 | 第29-32页 |
3.3.1 从纳税人满意度角度看总体激励效果 | 第29-30页 |
3.3.2 正式人员激励效果 | 第30-31页 |
3.3.3 外聘人员激励效果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济宁市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人员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4.1 两类人员激励中的共性问题及原因 | 第33-35页 |
4.1.1 激励制度保障性差,激励机制建设不够完善 | 第33页 |
4.1.2 激励手段单一,激励措施模式化 | 第33-34页 |
4.1.3 激励措施的参与性差,自主激励被弱化 | 第34页 |
4.1.4 个体激励缺失,个人需求未得到重视 | 第34-35页 |
4.2 正式人员激励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4.2.1 激励导向不准确,未能把握激励的主要因素 | 第35页 |
4.2.2 激励内容兑现不力,部分措施落实不到位 | 第35-36页 |
4.2.3 考核作用效果不佳,考核激励流于形式 | 第36页 |
4.2.4 人员能力固化,培训激励有缺失 | 第36页 |
4.3 外聘人员激励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4.3.1 薪金水平不高,物质激励薄弱 | 第36-37页 |
4.3.2 岗位自我认同感差,缺乏人文关怀和情感激励 | 第37页 |
4.3.3 对工作纪律有反感,负激励运用不合理 | 第37页 |
4.3.4 存在差别对待,激励的公正性欠缺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国内外先进激励机制和激励措施的借鉴 | 第39-46页 |
5.1 国外公务员成功激励经验 | 第39-41页 |
5.1.1 完善的公务员法律和制度 | 第39页 |
5.1.2 具有充分激励作用的考核晋升制度 | 第39-40页 |
5.1.3 健全的工资薪金制度 | 第40-41页 |
5.2 企业员工激励制度的启示 | 第41-43页 |
5.2.1 丰富多样的激励手段 | 第41-42页 |
5.2.2 成熟的团队激励措施 | 第42页 |
5.2.3 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的互相结合 | 第42-43页 |
5.3 GZ市某行政审批中心厅具体激励措施的良好运用 | 第43-44页 |
5.3.1 公平统一的激励制度 | 第43-44页 |
5.3.2 给予公务员群体晋升资源倾斜 | 第44页 |
5.3.3 对非公务员群体分级分岗管理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6章 提升办税服务厅人员激励效果的建议 | 第46-54页 |
6.1 建立涵盖各类人员的公平统一的激励制度 | 第46-49页 |
6.1.1 不断完善现有激励机制 | 第46-47页 |
6.1.2 丰富激励手段 | 第47-48页 |
6.1.3 建立参与激励机制 | 第48页 |
6.1.4 注重按需激励 | 第48-49页 |
6.2 进一步完善正式人员的激励措施 | 第49-51页 |
6.2.1 及时把握激励的主要因素 | 第49页 |
6.2.2 确保激励内容及时兑现 | 第49-50页 |
6.2.3 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 | 第50页 |
6.2.4 改进培训计划与培训内容 | 第50-51页 |
6.3 进一步完善外聘人员的激励措施 | 第51-53页 |
6.3.1 建立合理的工资薪金增长制度 | 第51页 |
6.3.2 加强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 | 第51-52页 |
6.3.3 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 第52页 |
6.3.4 实施岗位分级管理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7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54-55页 |
7.1 结论 | 第54页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