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同类研究、发展动态 | 第11-16页 | 
| 1.2.1 安全管理科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 | 第11-15页 | 
| 1.2.2 煤矿安全管理技术与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 第15-16页 | 
| 1.3 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1.3.1 安全管理研究的被动性 | 第16页 | 
| 1.3.2 信息化建设的滞后 | 第16-17页 | 
| 1.3.3 软硬件匹配脱节 | 第17页 | 
| 1.3.4 煤矿安全管理效率不高 | 第17页 | 
| 1.4 论文主要思路及工作安排 | 第17-18页 |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 2 课题相关理论及技术分析 | 第19-31页 | 
| 2.1 安全结构理论综述 | 第19-27页 | 
| 2.1.1 安全结构理论建立的基本思想 | 第19-21页 | 
| 2.1.2 安全结构理论模型 | 第21-23页 | 
| 2.1.3 安全结构理论对生产灾害的表述方法 | 第23-25页 | 
| 2.1.4 生产灾害的决策支持 | 第25-27页 | 
| 2.2 课题的相关技术概述 | 第27-31页 | 
| 2.2.1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应用环境 | 第27-28页 | 
| 2.2.2 煤矿生产安全系统开发环境 | 第28-29页 | 
| 2.2.3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结构 | 第29页 | 
| 2.2.4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技术选型 | 第29-31页 | 
| 3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 | 第31-53页 | 
| 3.1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概述 | 第31-32页 | 
| 3.2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需求分析 | 第32-34页 | 
| 3.2.1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第33页 | 
| 3.2.2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第33-34页 | 
| 3.3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设计思路 | 第34-35页 | 
| 3.3.1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 3.3.2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特性 | 第35页 | 
| 3.4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详细设计 | 第35-39页 | 
| 3.4.1 系统需求规定 | 第36页 | 
| 3.4.2 系统接口设计 | 第36-37页 | 
| 3.4.3 实体模型设计 | 第37-39页 | 
| 3.5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9-48页 | 
| 3.5.1 数据库模型 | 第40-41页 | 
| 3.5.2 基本数据表 | 第41-48页 | 
| 3.6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展示 | 第48-53页 | 
| 4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测试与综合评价 | 第53-56页 | 
| 4.1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测试 | 第53-55页 | 
| 4.1.1 系统测试目的 | 第53页 | 
| 4.1.2 系统测试依据 | 第53页 | 
| 4.1.3 系统功能测试 | 第53-54页 | 
| 4.1.4 系统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 4.2 煤矿生产安全管控系统综合评价 | 第55-56页 | 
| 5 基于安全管控系统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 | 第56-65页 | 
| 5.1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管理与信息数据的存储 | 第56-58页 | 
| 5.1.1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管理 | 第56-57页 | 
| 5.1.2 信息数据的来源、业务要求及存储方式 | 第57-58页 | 
| 5.2 生产过程的安全评估及灾害预测 | 第58-59页 | 
| 5.3 生产灾害的预警及其防治对策 | 第59-61页 | 
| 5.3.1 生产灾害的预警 | 第60页 | 
| 5.3.2 生产灾害的防治对策 | 第60-61页 | 
| 5.4 新型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模式 | 第61-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作者简历 | 第68-7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