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合成纤维论文

改性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合成表征和纺丝工艺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1页
    1.1 芳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4-24页
        1.1.1 芳纶纤维国外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第14-17页
        1.1.2 芳纶纤维在国内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第17-20页
        1.1.3 芳纶纤维的应用第20-24页
    1.2 对位芳纶纤维的聚合方法第24-26页
        1.2.1 低温溶液缩聚法第24-25页
        1.2.2 直接缩聚法第25页
        1.2.3 酯交换反应第25页
        1.2.4 界面缩聚第25页
        1.2.5 气相聚合法第25-26页
        1.2.6 发烟硫酸聚合法第26页
        1.2.7 微波辅助聚合第26页
    1.3 对位芳纶纤维共缩聚改性第26-30页
        1.3.1 聚合物主链引入柔性结构单元第26-27页
        1.3.2 聚合物主链引入脂肪、环脂肪族结构第27页
        1.3.3 聚合物主链引入芳杂环结构第27-28页
        1.3.4 聚合物主链引入稠环芳烃类刚性结构单元第28页
        1.3.5 聚合物主链上引入二炔类结构第28-29页
        1.3.6 聚合物主链上引入取代对苯及取代间苯结构第29-30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第二章 改性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合成及其工艺研究第31-43页
    2.1 前言第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34页
        2.2.1 原料第31-32页
        2.2.2 共聚物的制备第32-33页
        2.2.3 共聚物比浓对数黏度测试第33-3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4-42页
        2.3.1 4,4'-ODA含量对共聚物η_(inh)及溶解性的影响第34-35页
        2.3.2 单体摩尔浓度对共聚物η_(inh)的影响第35-36页
        2.3.3 TPC加料次数对共聚物η_(inh)的影响第36-37页
        2.3.4 酰氯/二胺投料比对共聚物η_(inh)的影响第37-38页
        2.3.5 LiCl用量对共聚物η_(inh)的影响第38-39页
        2.3.6 吡啶用量对共聚物η_(inh)的影响第39-40页
        2.3.7 反应时间对共聚物η_(inh)的影响第40-41页
        2.3.8 反应温度对共聚物η_(inh)的影响第41-42页
    2.4 本章总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表征第43-55页
    3.1 仪器及表征方法第43-46页
        3.1.1 仪器第43-44页
        3.1.2 表征方法第44-4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6-54页
        3.2.1 红外分析第46-47页
        3.2.2 元素分析第47页
        3.2.3 XRD分析第47-48页
        3.2.4 TGA分析第48-52页
        3.2.5 溶解性测试第52-54页
    3.3 本章结论第54-55页
第四章 PPTA共聚物聚合原液性质及湿法纺丝工艺研究第55-68页
    4.1 实验第55-58页
        4.1.1 原液流变性能测试第55-56页
        4.1.2 原液稳定性测试第56页
        4.1.3 湿法纺丝工艺流程第56-57页
        4.1.4 纤维纤度的测试第57页
        4.1.5 纤维力学性能的测试第57页
        4.1.6 纤维取向度的测定第57页
        4.1.7 纤维的扫描电镜观察第57-58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58-66页
        4.2.1 原液性质第58-62页
        4.2.2 湿法纺丝工艺探究第62-66页
    4.3 本章结论第66-68页
第五章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专利及论文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随机条件下供应链多级库存模型研究
下一篇:京郊草莓病毒病调查及病毒检测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