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行李托运中“监守自盗”的刑法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7-8页
第一章 问题意识:两则监守自盗案件引发的思考第8-13页
    第一节 案件的基本情况与判决结果第8页
    第二节 案件引发的相关争议第8-10页
    第三节 行李托运中“监守自盗”的研究价值第10-13页
        一、规范从业人员行为,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第10页
        二、明确“监守自盗”的行为性质,保障裁判的合法公正第10-11页
        三、避免扩张适用职务侵占罪,因应新的入罪标准第11-13页
第二章 “监守自盗”的刑法分析第13-24页
    第一节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比较第13-16页
        一、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共性阐释第13-14页
        二、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差别分析第14-16页
    第二节 利用职务之便的具体分析第16-19页
        一、关于“职务”的界定第16-18页
        二、“利用职务之便”的认定标准第18-19页
    第三节 行李托运占有与否的焦点分析第19-24页
        一、“占有”问题的法律分析第19-21页
        二、刑法中“事实占有”与民法“占有辅助人”的视角分析第21-24页
第三章 行李托运中“监守自盗”案件的评析与启示第24-31页
    第一节 行李托运中“监守自盗”案件的评析第24-27页
        一、案例中的张某的行为应是认定为盗窃罪的主体第24-25页
        二、行李托运中“监守自盗”行为属于盗窃罪的客观行为方式第25-26页
        三、托运行李属于单位经营管理者占有第26-27页
    第二节 行李托运中“监守自盗”案件的启示第27-31页
        一、认定“监守自盗”案件需要从刑法的构成要件中出发第27-28页
        二、“监守自盗”类型案件存在普遍性需要区分定性第28页
        三、民法与刑法中存在的差异对案件的分析可相互促进第28-31页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致谢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法中关于从业禁止制度的研究
下一篇:偷换二维码非法行为的刑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