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偷换二维码非法行为的刑法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偷换商家二维码行为的定性争议第9-15页
    第一节 问题之缘起——从偷换商家二维码行为说起第9-10页
        一、偷换商家二维码行为简介第9页
        二、二维码支付原理简介第9-10页
    第二节 偷换商家二维码行为定性观点展示第10-13页
        一、偷换商家二维码行为构成盗窃罪第10-11页
        二、偷换商家二维码行为构成诈骗罪第11-13页
    第三节 偷换商家二维码行为的争论焦点第13-15页
        一、顾客是否实施处分行为之争第13页
        二、受害人认定之争第13-15页
第二章 对偷换商家二维码行为争论焦点的具体分析第15-23页
    第一节 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的核心要素——处分行为第15-17页
        一、盗窃罪的本质特征第15页
        二、诈骗罪的本质特征第15-16页
        三、秘密窃取行为非划清盗窃罪与诈骗罪界限第16页
        四、处分行为是划清盗窃罪与诈骗罪界限的合理性分析第16-17页
    第二节 诈骗罪中处分行为的认定第17-20页
        一、处分行为的内涵第17-18页
        二、处分行为的核心——处分意识的认定标准第18-19页
        三、对处分意识内容的认定宜采用缓和说第19-20页
    第三节 受害人的确定第20-23页
        一、刑法上受害人的认定标准不一第20-21页
        二、刑法上推定观念占有应考虑的因素第21-22页
        三、商家不曾占有货款第22-23页
第三章 偷换商家二维码行为的定性分析第23-29页
    第一节 偷换商家二维码行为符合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分析第23-26页
        一、行为人欺骗行为的具体分析第23-24页
        二、顾客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自己的财产第24-25页
        三、行为人取得财物与顾客遭受损失存在因果关系第25页
        四、行为人构成诈骗罪(顾客被骗)之提倡第25-26页
    第二节 对法院判决的评析第26-29页
        一、法院以盗窃罪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第26-27页
        二、对法院判决的点评第27-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李托运中“监守自盗”的刑法分析
下一篇:医疗过失犯罪中的注意义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