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项目团队中团队成员交换关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4页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1.2.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2.2 研究方法第15页
    1.3 论文结构第15-16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33页
    2.1 项目团队第17-19页
        2.1.1 项目团队的定义第17-18页
        2.1.2 大学生项目团队的特点第18-19页
        2.1.3 大学生项目团队的相关研究第19页
    2.2 团队-成员交换关系第19-24页
        2.2.1 团队-成员交换关系的定义第20-21页
        2.2.2 团队-成员交换关系的测量第21-22页
        2.2.3 团队-成员交换关系的相关研究第22-24页
    2.3 内部人身份感知第24-29页
        2.3.1 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定义第24-25页
        2.3.2 内部人身份感知的测量第25页
        2.3.3 内部人身份感知的相关研究第25-29页
    2.4 建言行为第29-33页
        2.4.1 建言行为的定义第29页
        2.4.2 建言行为的测量第29页
        2.4.3 建言行为的相关研究第29-32页
        2.4.4 建言行为对团队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第32-33页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第33-41页
    3.1 理论基础与模型第33-38页
        3.1.1 社会认可理论第33-36页
        3.1.2 社会交换理论第36-38页
        3.1.3 研究模型第38页
    3.2 研究假设第38-41页
        3.2.1 大学生项目团队中团队成员交换关系与建言行为第38-39页
        3.2.2 大学生项目团队中团队成员交换关系与内部人身份感知第39页
        3.2.3 大学生项-目团队中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建言行为第39-41页
第四章 问卷调查及数据预处理第41-50页
    4.1 问卷设计第41-42页
    4.2 问卷调查和数据的处理及验证第42-50页
        4.2.1 取样方法和范围第42页
        4.2.2 样本基本情况第42-43页
        4.2.3 数据描述第43-45页
        4.2.4 信度分析第45-46页
        4.2.5 效度分析第46-50页
第五章 数据分析及研究结果第50-65页
    5.1 方差分析第50-56页
        5.1.1 性别第50-51页
        5.1.2 年级第51-52页
        5.1.3 学历第52页
        5.1.4 过去一年内参加的大学生项目团队频率第52-54页
        5.1.5 最近一次参加项目团队的规模第54-56页
    5.2 相关性分析第56-59页
    5.3 回归分析第59-63页
        5.3.1 TME与NSR第59-60页
        5.3.2 NSR与JY第60-61页
        5.3.3 TME与JY第61-62页
        5.3.4 TME、NSR与JY第62-63页
    5.4 中介变量分析第63-65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研究结论第65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件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女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研究
下一篇:美国大学与城市地缘关系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