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的目的 | 第8-9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8页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6页 |
2.1 消费主义思潮的相关概念界说 | 第18-21页 |
2.1.1 消费主义 | 第18-19页 |
2.1.2 消费主义思潮 | 第19-20页 |
2.1.3 消费观 | 第20-21页 |
2.2 消费主义思潮的产生和传播 | 第21-26页 |
2.2.1 消费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 | 第21-22页 |
2.2.2 消费主义思潮的传播 | 第22-24页 |
2.2.3 消费主义思潮的特征 | 第24-26页 |
3 大学生消费和消费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6-44页 |
3.1 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维度与基本情况 | 第26-39页 |
3.1.1 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3.1.2 大学生消费观现状分析 | 第31-39页 |
3.2 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消费观产生影响的原因 | 第39-41页 |
3.2.1 社会原因 | 第39-40页 |
3.2.2 个人心理原因 | 第40-41页 |
3.2.3 教育环境的影响 | 第41页 |
3.3 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的危害 | 第41-44页 |
3.3.1 消费主义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功利化 | 第41页 |
3.3.2 扭曲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并使其背离中华民族“崇俭”的传统美德 | 第41-42页 |
3.3.3 阻碍大学健全人格的形成,对其造成一定的负担甚至误入歧途 | 第42-44页 |
4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对策 | 第44-50页 |
4.1 消费对象角度 | 第44-45页 |
4.1.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 第44页 |
4.1.2 鼓励大学生进行发展性资料消费,为自己“充电” | 第44-45页 |
4.2 消费方式角度 | 第45-47页 |
4.2.1 规范网络购物平台和支付方式,正确利用互联网的工具性 | 第46-47页 |
4.2.2 运用好新媒体宣传平台,引领大学生的消费倾向 | 第47页 |
4.3 消费过程角度 | 第47-50页 |
4.3.1 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认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 第47-48页 |
4.3.2 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购买行为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