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司法拍卖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2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我国网络司法拍卖制度概述 | 第13-17页 |
第一节 司法强制拍卖在我国民事执行中的发展沿革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网络司法拍卖在我国民事执行中的应运而生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我国网络司法拍卖的现状 | 第17-25页 |
第一节 网络司法拍卖的定性之争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网络司法拍卖的模式选择 | 第18-25页 |
一、上海法院司法拍卖模式 | 第18-19页 |
二、重庆法院司法拍卖模式 | 第19-21页 |
三、浙江法院司法拍卖模式 | 第21-25页 |
第三章 网络司法拍卖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34页 |
第一节 网络司法拍卖涉及的主体问题 | 第25-29页 |
一、从人民法院的视角来看网络司法拍卖 | 第25-26页 |
二、从当事人角度来看网络司法拍卖 | 第26页 |
三、从拍卖辅助工作者视角来看网络司法拍卖 | 第26-28页 |
四、从网络服务提供者角度来看网络司法拍卖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网络司法拍卖涉及的权利救济问题 | 第29-33页 |
一、网拍法律规则制定不完善 | 第29页 |
二、异地参拍权利救济不力问题 | 第29-32页 |
三、拍品的瑕疵担保责任 | 第32页 |
四、被执行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选择权被剥夺 | 第32-33页 |
第三节 网络司法拍卖涉及的法律监督问题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网络司法拍卖制度之应对策略 | 第34-44页 |
第一节 厘清网络司法拍卖主体的定位 | 第34-39页 |
一、人民法院应当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 第34-35页 |
二、保障优先购买权人的权益 | 第35-36页 |
三、充分发挥拍卖辅助工作者效能 | 第36-38页 |
四、强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职责担当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拓宽网络司法拍卖权利救济途径 | 第39-42页 |
一、完善民事强制执行法律体系 | 第39-40页 |
二、提高异地参拍的执行力 | 第40-41页 |
三、瑕疵担保责任情形的权益保护 | 第41-42页 |
四、保障被执行人的网络服务提供者选择权 | 第42页 |
第三节 加强网络司法拍卖监管力度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