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1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认罪认罚从宽之基本理论概述 | 第12-20页 |
第一节 认罪认罚从宽之内涵 | 第12-15页 |
一、关于认罪 | 第12页 |
二、关于认罚 | 第12-13页 |
三、关于从宽 | 第13-14页 |
四、关于适用阶段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认罚认罚从宽制度的借鉴与试点推行 | 第15-20页 |
一、认罪认罚制度的渊源考察 | 第15-17页 |
二、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运行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角色定位 | 第20-29页 |
第一节 检察机关参与认罪认罚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地位 | 第22-23页 |
一、主导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 | 第22-23页 |
二、监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 | 第23页 |
第二节 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作用 | 第23-29页 |
一、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自愿认罪认罚 | 第23-24页 |
二、保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 第24-26页 |
三、量刑建议规范化保障认罪认罚效果 | 第26页 |
四、程序分流减轻公诉负担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现状 | 第29-38页 |
第一节 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践现状 | 第29-35页 |
一、各地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的现状 | 第29-31页 |
二、上海市检察机关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基本情况及特点 | 第31-33页 |
三、上海市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的工作举措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问题分析 | 第35-38页 |
一、检察环节工作量增加 | 第35页 |
二、检察机关较少适用不起诉程序分流案件 | 第35-36页 |
三、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案件的罪名范围较集中 | 第36页 |
四、检察机关单方决定认罪认罚案件的程序适用 | 第36页 |
五、缺乏对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机制设想 | 第38-45页 |
第一节 强化检察机关的诉讼职能 | 第38页 |
第二节 检察机关内部机制的整合与创新 | 第38-41页 |
一、简化工作环节 | 第39页 |
二、推进现代科技深度应用 | 第39页 |
三、适度扩大认罪认罚案件适用不起诉的范围 | 第39-40页 |
四、进一步拓展认罪认罚罪名适用范围 | 第40页 |
五、加强内部监督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 | 第41-45页 |
一、证据开示制度 | 第41页 |
二、量刑激励制度 | 第41-42页 |
三、建立健全值班律师辩护制度 | 第42-43页 |
四、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案件的程序选择权 | 第43页 |
五、加强外部监督制约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