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0-12页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4.1 德性 | 第13页 |
1.4.2 言德同构 | 第13-14页 |
1.4.3 基于言德同构的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 | 第14-15页 |
1.5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5.1 语文“言语实践本体论”的研究 | 第15-16页 |
1.5.2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研究 | 第16-18页 |
2.“言德同构”的语文教学理论溯源 | 第18-23页 |
2.1 语言和德性缘何可以同构? | 第18-21页 |
2.1.1 “言德同构”的语文理论溯源——古代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 | 第19页 |
2.1.2 “言德同构”的语文学科定位——近代语文教学中的“语精兼顾” | 第19-20页 |
2.1.3 “言德同构”的语文探索实践——现代语文教学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第20-21页 |
2.2 语言和德性如何同构? | 第21-23页 |
3.基于言德同构的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可行性 | 第23-26页 |
3.1 小学生有强烈的语言表达意愿 | 第23-24页 |
3.2 言德同构符合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第24-25页 |
3.3 小学语文教师多为班主任便于开展德性培育 | 第25-26页 |
4.基于言德同构的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构建 | 第26-33页 |
4.1 汉字文化里的“言德同构” | 第26页 |
4.2 正确处理好识字教学中的“六对关系” | 第26-28页 |
4.3 基于言德同构的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 | 第28-30页 |
4.3.1 读准字音字词,分析汉字结构 | 第29-30页 |
4.3.2 还原汉字图景,联想汉字文化 | 第30页 |
4.3.3 言说汉字感悟,演绎汉字生活 | 第30页 |
4.4 基于言德同构的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价值取向 | 第30-33页 |
4.4.1 识字教学指向学生的语言表达 | 第30-31页 |
4.4.2 识字教学中教师加强德性渗透 | 第31页 |
4.4.3 识字教学注重汉字文化的传承 | 第31-33页 |
5.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第33-40页 |
5.1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现状 | 第33-36页 |
5.1.1 高级教师的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 第33-34页 |
5.1.2 一般教师的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 第34-36页 |
5.2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5.2.1 小学语文教师讲授为主,缺少言语实践 | 第36-37页 |
5.2.2 小学语文教师识字教学缺少德性的渗透 | 第37页 |
5.2.3 言语实践和德性培育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 第37-38页 |
5.3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问题归因分析 | 第38-40页 |
5.3.1 教师缺乏言德同构的意识 | 第38页 |
5.3.2 传统的教师本位思想延续 | 第38页 |
5.3.3 重视知识传递轻德性培育 | 第38-40页 |
6.案例研究与实践 | 第40-54页 |
6.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40页 |
6.2 研究方法的运用 | 第40页 |
6.3 二年级《识字6》一课两教 | 第40-52页 |
6.3.1 《识字6》常规教学案例 | 第40-43页 |
6.3.2 《识字6》言德同构的教学案例 | 第43-52页 |
6.4 案例的评析与教学效果 | 第52-54页 |
6.4.1 研究者的反思 | 第52页 |
6.4.2 学生的感受与分析 | 第52-53页 |
6.4.3 同年级任课老师的感受与分析 | 第53-54页 |
7.基于言德同构的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 第54-59页 |
7.1 建构言德同构的识字教学目标 | 第54-55页 |
7.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凸显语言运用 | 第54页 |
7.1.2 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自我建构 | 第54页 |
7.1.3 情感态度价值观紧扣教材内容 | 第54-55页 |
7.2 分析言德同构的识字教学内容 | 第55页 |
7.3 活化言德同构的识字教学过程 | 第55-56页 |
7.3.1 研究教材编排方式,分清集中分散识字 | 第55页 |
7.3.2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言语实践圆融互摄 | 第55-56页 |
7.3.3 综合分析每课汉字,识字方法因字而异 | 第56页 |
7.4 加强言德同构的识字教学评价 | 第56-59页 |
7.4.1 小学生的自我评价 | 第57页 |
7.4.2 小学生间互动评价 | 第57页 |
7.4.3 小学语文教师评价 | 第57-58页 |
7.4.4 小学家长参与评价 | 第58-59页 |
8.研究的发现与不足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A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 第63-6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