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

多基地雷达拐角目标定位误差分析与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超宽带多基地雷达定位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1.2 多基地雷达拐角目标定位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1 多基地雷达定位方法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2 多基地雷达较大测距误差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3 多基地雷达非视距误差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2.4 拐角目标定位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多基地雷达定位算法区域收敛性分析第23-42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基于距离和的多基地雷达系统第24-25页
    2.3 多基地雷达多种迭代定位算法原理第25-32页
        2.3.1 高斯-牛顿定位算法第25-26页
        2.3.2 莱温波特-马夸特定位算法第26-27页
        2.3.3 拟牛顿定位方法第27-29页
        2.3.4 最大似然估计定位算法第29-30页
        2.3.5 泰勒级数定位方法第30页
        2.3.6 BP神经网络定位算法第30-32页
    2.4 多基地雷达定位的克拉美罗界(CRLB)第32-33页
    2.5 多基地雷达定位仿真结果第33-41页
        2.5.1 克拉美罗界(CRLB)仿真结果第34-35页
        2.5.2 多种定位算法的区域收敛特性的仿真结果第35-39页
        2.5.3 定位均方根误差比较第39-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消除多个雷达站具有较大测量误差的方法第42-56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多基地雷达中的TAILOR级数定位原理第42-44页
    3.3 消除多个雷达测距较大误差影响的方法第44-51页
        3.3.1 距离残差与测距偏差之间的线性关系第44-49页
        3.3.2 去除多个雷达站具有较大测距误差影响的方法第49-51页
    3.4 消除较大测距误差的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第51-55页
        3.4.1 残差法的仿真结果第51-53页
        3.4.2 残差法的实测数据验证第53-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消除非视距虚假点的方法第56-63页
    4.1 引言第56-57页
    4.2 多基地雷达中的非视距虚假点问题分析第57-58页
    4.3 消除多基地雷达定位中的非视距虚假点第58-60页
    4.4 消除非视距虚假点的仿真结果第60-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多基地拐角雷达对街道目标定位第63-78页
    5.1 引言第63-64页
    5.2 多基地雷达定位街道拐角处目标的不同情况分析第64-67页
        5.2.1 情况1:发射雷达处在非视距位置,接收雷达处在视距位置第64-65页
        5.2.2 情况2:发射雷达处在视距位置,接收雷达处在非视距位置第65-66页
        5.2.3 情况3:发射雷达处在非视距位置,接收雷达处在非视距位置第66-67页
    5.3 多基地雷达对拐角目标定位的实验方法第67-73页
        5.3.1 利用TDOA方法对拐角处隐蔽目标定位第67-70页
        5.3.2 利用镜面定位方法对拐角处隐蔽目标定位第70-73页
    5.4 多基地雷达对拐角目标定位的实测数据验证第73-77页
        5.4.1 TDOA定位方法处理实测数据结果第74-75页
        5.4.2 “镜面定位”方法处理实测数据结果第75-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6.1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第78-79页
    6.2 研究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作者在学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带宽波束天线研究
下一篇:基于稀疏正则化的SAR成像质量提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