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宽波束天线研究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微带天线 | 第14-15页 |
1.2.2 振子天线 | 第15-20页 |
第二章 宽带宽波束微带天线设计 | 第20-49页 |
2.1 微带天线基本理论 | 第20-30页 |
2.1.1 辐射机理 | 第20-22页 |
2.1.2 分析设计方法 | 第22-27页 |
2.1.3 仿真算例 | 第27-30页 |
2.2 带线耦合馈电微带天线设计 | 第30-36页 |
2.2.1 天线结构 | 第30页 |
2.2.2 天线性能分析 | 第30-34页 |
2.2.3 实物测试与分析 | 第34-36页 |
2.3 L探针耦合馈电微带天线设计 | 第36-48页 |
2.3.1 天线结构 | 第36-37页 |
2.3.2 天线性能分析 | 第37-41页 |
2.3.3 实物测试与分析 | 第41-43页 |
2.3.4 两种馈电方式的天线性能对比 | 第43-45页 |
2.3.5 L探针耦合馈电多层微带天线 | 第45-4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宽带宽波束金属振子天线设计 | 第49-66页 |
3.1 对称振子天线基本理论 | 第49-56页 |
3.1.1 理论分析 | 第49-51页 |
3.1.2 辐射功率和辐射电阻 | 第51-52页 |
3.1.3 方向性系数与增益 | 第52页 |
3.1.4 仿真算例 | 第52-56页 |
3.2 带过渡结构的金属振子天线设计 | 第56-59页 |
3.2.1 天线结构 | 第56页 |
3.2.2 天线性能分析 | 第56-59页 |
3.3 带有反射板的金属振子天线设计 | 第59-65页 |
3.3.1 带有反射平板的振子天线设计 | 第59-61页 |
3.3.2 带有夹角反射背板的振子天线设计 | 第61-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宽带宽波束印刷振子天线设计 | 第66-75页 |
4.1 印刷振子天线设计 | 第66-68页 |
4.1.1 天线结构 | 第66-67页 |
4.1.2 单元设计结果 | 第67-68页 |
4.2 带有寄生振子的印刷振子天线设计 | 第68-74页 |
4.2.1 天线结构 | 第68-69页 |
4.2.2 天线性能分析 | 第69-72页 |
4.2.3 实物测试与分析 | 第72-7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宽带宽波束天线阵列设计 | 第75-85页 |
5.1 阵列天线基本理论 | 第75-78页 |
5.2 1×4阵列设计 | 第78-81页 |
5.2.1 阵列天线结构 | 第78-79页 |
5.2.2 功分器设计 | 第79-80页 |
5.2.3 阵列仿真分析 | 第80-81页 |
5.3 实物测试与分析 | 第81-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束语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