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关注度与小盘股市场表现--基于百度指数的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9-18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注意力理论综述 | 第12-14页 |
(二)投资者关注度的代理变量 | 第14-15页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四、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注意力及投资者关注度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一、注意力主要理论 | 第18-19页 |
(一)注意力的认知理论 | 第18-19页 |
(二)注意力的容量理论 | 第19页 |
二、投资者的有限注意力影响资产价格的机制 | 第19-22页 |
(一)经济学关于注意力配置模型的理论 | 第20页 |
(二)关注度代理变量介绍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假设及变量定义 | 第22-26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22-24页 |
二、数据选取 | 第24-25页 |
三、变量设计 | 第25-26页 |
(一)自变量 | 第25页 |
(二)因变量与控制变量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实证分析 | 第26-37页 |
一、变量统计描述 | 第26-27页 |
二、相关分析 | 第27-28页 |
三、百度指数与同期股票收益率的关系 | 第28-33页 |
(一)回归分析 | 第28-31页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31-33页 |
四、股票收益率与百度指数的其他方面关系的研究 | 第33-36页 |
(一)当期收益率与往期百度指数的关系 | 第33-35页 |
(二)百度指数与个股收益率的非对称效应 | 第35-36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7-40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37-38页 |
二、不足与展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