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美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比较之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1页
        一、比较研究法第11页
        二、实证研究法第11页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1-12页
        一、创新第11页
        二、不足第11-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第12-22页
    第一节 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一、国内研究第12-13页
        二、国外研究第13-15页
    第二节 国债期货概述和发展第15-17页
        一、期货含义与作用第15-16页
        二、国债期货的发展(国内外)第16-17页
    第三节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相关理论第17-19页
        一、价格发现存在原因第17-18页
        二、价格发现内在机理第18-19页
    第四节 国债期货价格发现的理论概述第19-22页
        一、国债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理论第19-20页
        二、国债期货和现货价格的影响因素第20-22页
第三章 模型和实证方法第22-27页
    第一节 平稳性检验第22-23页
    第二节 向量自相关(VAR)模型第23-24页
    第三节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24-25页
    第四节 脉冲响应第25-26页
    第五节 方差分解第26-27页
第四章 中美两国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实证分析第27-46页
    第一节 样本数据的选取第27-28页
    第二节 中国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实证分析第28-35页
        一、描述性统计第28-29页
        二、平稳性检验第29页
        三、VAR模型及其滞后阶数的确定第29-32页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第32页
        五、脉冲响应第32-33页
        六、方差分解第33-35页
    第三节 美国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实证分析第35-45页
        一、描述性统计第35-36页
        二、平稳性检验第36-37页
        三、VAR模型及其滞后阶数的确定第37-40页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第40-41页
        五、脉冲响应第41-43页
        六、方差分解第43-45页
    第四节 本章实证分析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本文结论分析第46-48页
    第一节 本文研究结论第46-47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股份设立家族信托的法律困境及破解
下一篇:投资者关注度与小盘股市场表现--基于百度指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