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3.1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第12页 |
1.3.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12页 |
1.3.3 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数学的价值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数学文化概述 | 第14-18页 |
2.1 文化的定义 | 第14页 |
2.2 数学文化的内涵 | 第14-16页 |
2.2.1 数学文化的定义 | 第14-15页 |
2.2.2 数学文化的内容 | 第15-16页 |
2.3 数学文化的价值 | 第16-18页 |
2.3.1 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 第16页 |
2.3.2 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 | 第16-17页 |
2.3.3 数学文化的应用价值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中的体现分析 | 第18-34页 |
3.1 对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的理解 | 第18-20页 |
3.1.1 2003 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文化体现情况 | 第18-19页 |
3.1.2 2017 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文化体现情况 | 第19-20页 |
3.2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设置 | 第20-22页 |
3.2.1 引言部分的数学文化内容设置情况 | 第20-21页 |
3.2.2 拓展性栏目部分的数学文化内容设置情况 | 第21-22页 |
3.3 高考中数学文化试题分析 | 第22-34页 |
3.3.1 数学史的考查 | 第23-27页 |
3.3.2 数学美的考查 | 第27-28页 |
3.3.3 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 第28-30页 |
3.3.4 数学应用的考查 | 第30-34页 |
第四章 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 第34-48页 |
4.1 还原数学历史 | 第34-36页 |
4.1.1 讲述名人事迹,增加学生学习信念 | 第34-35页 |
4.1.2 介绍历史背景,揭示知识本源 | 第35-36页 |
4.2 展示数学之美 | 第36-40页 |
4.2.1 展示数学的简洁美 | 第36-37页 |
4.2.2 展示数学的对称美 | 第37-38页 |
4.2.3 展示数学的和谐统一美 | 第38-39页 |
4.2.4 展示数学的奇异美 | 第39-40页 |
4.3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第40-44页 |
4.3.1 数形结合思想 | 第40-42页 |
4.3.2 分类讨论思想 | 第42-43页 |
4.3.3 函数与方程思想 | 第43-44页 |
4.4 重视数学应用 | 第44-46页 |
4.4.1 在概率统计教学中融入数学的应用 | 第45页 |
4.4.2 在数学建模中融入数学的应用 | 第45-46页 |
4.5 体会数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 第46-48页 |
4.5.1 从勾股定理教学中体会数学与其他文化的联系 | 第46页 |
4.5.2 从黄金分割中体会数学与其他文化的联系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案例研究 | 第48-56页 |
5.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的案例研究 | 第48-52页 |
5.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的案例研究 | 第52-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