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1-13页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25页 |
2.1 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 | 第14-18页 |
2.1.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第14-16页 |
2.1.2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第16-17页 |
2.1.3 资产证券化的作用 | 第17-18页 |
2.2 风险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风险及融资风险的界定 | 第18-19页 |
2.2.2 风险隔离 | 第19页 |
2.2.3 信用增级 | 第19-20页 |
2.3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及风险 | 第20-25页 |
2.3.1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2.3.2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类型及管理 | 第22页 |
2.3.3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 | 第22-25页 |
第三章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25-49页 |
3.1 YRT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25-35页 |
3.1.1 公司及经营概况 | 第25-27页 |
3.1.2 公司资产及负债状况 | 第27-32页 |
3.1.3 公司收入和盈利状况 | 第32-34页 |
3.1.4 公司的现金流状况 | 第34-35页 |
3.2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概要 | 第35-45页 |
3.2.1 现金流及资产构成 | 第35-36页 |
3.2.2 支持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 第36-38页 |
3.2.3 资产池及特征分布 | 第38-42页 |
3.2.4 基础资产的现金流预测 | 第42-45页 |
3.3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存在的风险 | 第45-47页 |
3.3.1 信用风险 | 第45页 |
3.3.2 循环购买风险 | 第45页 |
3.3.3 混同风险 | 第45-46页 |
3.3.4 利率风险 | 第46页 |
3.3.5 法律风险 | 第46-47页 |
3.3.6 管理及操作风险 | 第47页 |
3.4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存在的风险成因分析 | 第47-49页 |
3.4.1 过程中信息不对称 | 第47页 |
3.4.2 融资产品结构复杂 | 第47页 |
3.4.3 风险定价机制僵化 | 第47-48页 |
3.4.4 对债务人监督弱化 | 第48页 |
3.4.5 系统风险认识不足 | 第48-49页 |
第四章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管理方案 | 第49-61页 |
4.1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管理的整体思路 | 第49页 |
4.2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 第49-50页 |
4.3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的识别与量化 | 第50-53页 |
4.3.1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的识别 | 第50-52页 |
4.3.2 风险的度量与综合风险指标的设计 | 第52-53页 |
4.4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案 | 第53-61页 |
4.4.1 信用风险管理 | 第54-55页 |
4.4.2 隔离风险管理 | 第55-56页 |
4.4.3 价格风险管理 | 第56-57页 |
4.4.4 法律风险管理 | 第57-58页 |
4.4.5 操作风险管理 | 第58-59页 |
4.4.6 其他风险管理 | 第59-61页 |
第五章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管理实施及保障 | 第61-66页 |
5.1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 | 第61-63页 |
5.1.1 加强风险识别和监测 | 第61-62页 |
5.1.2 完善交流与反馈机制 | 第62页 |
5.1.3 及时进行信息的披露 | 第62-63页 |
5.1.4 创新产品的运作方式 | 第63页 |
5.2 YRT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管理的保障 | 第63-66页 |
5.2.1 创建风险预警机制 | 第63页 |
5.2.2 完善风险监管系统 | 第63-64页 |
5.2.3 强化外部增信手段 | 第64-65页 |
5.2.4 建立动态保证金制度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6-6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6.2 不足及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