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与选题依据 | 第11-14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在线社交网络中隐私问题分析与保护框架 | 第17-30页 |
2.1 在线社交网络隐私保护 | 第17-22页 |
2.1.1 在线社交网络概述 | 第17-18页 |
2.1.2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隐私问题 | 第18-19页 |
2.1.3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方法 | 第19-22页 |
2.2 本体构建 | 第22-26页 |
2.2.1 本体论概述 | 第22-23页 |
2.2.2 本体的组成元素 | 第23-24页 |
2.2.3 构建本体的方法 | 第24-26页 |
2.3 访问控制在隐私保护中的应用 | 第26-29页 |
2.3.1 访问控制概述 | 第26-27页 |
2.3.2 在线社交网络保护隐私的访问控制框架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在线社交网络隐私领域本体的构建 | 第30-40页 |
3.1 在线社交网络隐私领域模型 | 第30-32页 |
3.1.1 在线社交网络隐私领域范围 | 第30-31页 |
3.1.2 在线社交网络隐私领域组成 | 第31-32页 |
3.2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隐私领域知识表示 | 第32-34页 |
3.2.1 在线社交网络知识的层次结构 | 第32-33页 |
3.2.2 在线社交网络中隐私领域的知识解析 | 第33-34页 |
3.3 在线社交网络中隐私领域本体的构建 | 第34-39页 |
3.3.1 在线社交网络隐私本体的类的创建 | 第34-36页 |
3.3.2 在线社交网络中隐私本体属性的创建 | 第36-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在线社交网络隐私本体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40-52页 |
4.1 访问控制模型的体系结构 | 第40-45页 |
4.1.1 访问控制模型的组成元素和关系 | 第40-42页 |
4.1.2 隐私策略 | 第42-44页 |
4.1.3 在线社交网络隐私本体在访问控制模型中的体现 | 第44-45页 |
4.2 隐私策略冲突处理机制 | 第45-47页 |
4.2.1 隐私策略冲突类型 | 第45页 |
4.2.2 隐私策略冲突解决方法 | 第45-47页 |
4.3 执行访问控制 | 第47-51页 |
4.3.1 访问控制系统组成结构 | 第47-49页 |
4.3.2 访问控制系统执行流程 | 第49-50页 |
4.3.3 访问控制执行算法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基于隐私本体的访问控制原型系统与案例分析 | 第52-61页 |
5.1 隐私驱动的访问控制原型系统 | 第52-54页 |
5.1.1 原型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52-53页 |
5.1.2 原型系统的执行流程 | 第53-54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54-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1页 |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工作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