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测度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5 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交通运输业概述及分析 | 第16-24页 |
2.1 交通运输业 | 第16-19页 |
2.1.1 交通运输业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交通运输业的属性 | 第16-19页 |
2.2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9-22页 |
2.2.1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2.2.2 我国交通运输业存在问题 | 第21-22页 |
2.3 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贡献度测度指标体系 | 第24-31页 |
3.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4-25页 |
3.2 测度指标选取步骤及内容 | 第25-29页 |
3.2.1 指标选取步骤 | 第25页 |
3.2.2 指标选取内容 | 第25-29页 |
3.3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交通运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度测度方法 | 第31-38页 |
4.1 层次分析法 | 第31-33页 |
4.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33-34页 |
4.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34-36页 |
4.4 优缺点对比 | 第36-37页 |
4.5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第38-54页 |
5.1 原始数据采集 | 第38-41页 |
5.2 计算各指标贡献度 | 第41-45页 |
5.2.1 直接国民生产总值贡献度 | 第41-42页 |
5.2.2 劳动就业贡献度 | 第42-44页 |
5.2.3 间接国民生产总值贡献度 | 第44-45页 |
5.3 灰色关联度评价分析 | 第45-52页 |
5.3.1 基础数据 | 第45页 |
5.3.2 基础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第45-46页 |
5.3.3 计算各指标灰色关联度 | 第46-48页 |
5.3.4 分析计算结果 | 第48-52页 |
5.4 对策建议 | 第52-53页 |
5.5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54页 |
6.3 局限性与不足 | 第54-55页 |
6.4 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