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1 道德判断 | 第12-15页 |
1.1.1 道德判断与传统道德理论 | 第12-13页 |
1.1.2 道德相关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1.1.3 道德判断的常用考察范式 | 第15页 |
1.2 情绪效价 | 第15-18页 |
1.2.1 情绪与情绪效价 | 第15-16页 |
1.2.2 情绪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2.3 常用的情绪诱发方式 | 第17-18页 |
1.3 心理距离 | 第18-20页 |
1.3.1 心理距离与道德判断 | 第18-19页 |
1.3.2 心理距离与情绪 | 第19页 |
1.3.3 心理距离的表现方式 | 第19-20页 |
1.4 自我衰竭 | 第20-23页 |
1.4.1 自我控制与自我衰竭 | 第20-21页 |
1.4.2 自我衰竭与情绪 | 第21-22页 |
1.4.3 自我衰竭状态的诱发 | 第22-23页 |
2. 问题提出 | 第23-24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23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3 实验1 情绪效价与心理距离对道德判断产生的影响 | 第24-29页 |
3.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24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3.2.1 被试 | 第24页 |
3.2.2 实验设计 | 第24页 |
3.2.3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3.2.4 实验程序 | 第25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3.4 结果 | 第25-28页 |
3.4.1 操作检验 | 第25-26页 |
3.4.2 道德评分结果 | 第26-28页 |
3.5 讨论 | 第28-29页 |
4 实验2 情绪效价与自我衰竭对道德判断产生的影响 | 第29-35页 |
4.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29-30页 |
4.1.1 研究目的 | 第29-30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30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4.2.1 被试 | 第30页 |
4.2.2 实验设计 | 第30页 |
4.2.3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4.2.4 实验程序 | 第30-31页 |
4.3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4.4 结果 | 第31-34页 |
4.4.1 操作检验 | 第31-32页 |
4.4.2 道德评分结果 | 第32-34页 |
4.5 讨论 | 第34-35页 |
5 总讨论 | 第35-39页 |
5.1 情绪效价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35-36页 |
5.2 心理距离与情绪效价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36-37页 |
5.3 自我衰竭与情绪效价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37-38页 |
5.4 劳累会让你对密友更严格吗?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页 |
研究不足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A | 第45-46页 |
附录B | 第46-47页 |
附录C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