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4-29页 |
| 1.1 羞耻情绪的概述 | 第14-20页 |
| 1.1.1 羞耻情绪的概念 | 第14-15页 |
| 1.1.2 羞耻情绪的产生与类型 | 第15页 |
| 1.1.3 羞耻情绪的测量 | 第15-16页 |
| 1.1.4 羞耻情绪的实验启动范式 | 第16-17页 |
| 1.1.5 羞耻情绪对个体行为影响的研究 | 第17-20页 |
| 1.2 欺骗的概述 | 第20-23页 |
| 1.2.1 欺骗的定义 | 第20页 |
| 1.2.2 欺骗的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 1.2.3 欺骗的实验范式 | 第21-23页 |
| 1.2.4 欺骗与自我控制资源的关系 | 第23页 |
| 1.3 自我控制资源的概述 | 第23-29页 |
| 1.3.1 自我控制资源的概念 | 第23-24页 |
| 1.3.2 自我控制资源的机制 | 第24-25页 |
| 1.3.3 自我控制资源的研究范式和其影响因素 | 第25页 |
| 1.3.4 羞耻情绪与自我控制资源的关系 | 第25-28页 |
| 1.3.5 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的影响 | 第28-29页 |
| 2 问题提出 | 第29-35页 |
|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29-30页 |
| 2.2 本研究的问题提出 | 第30-32页 |
| 2.2.1 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 第30-31页 |
| 2.2.2 羞耻情绪影响欺骗行为的条件 | 第31-32页 |
| 2.2.3 羞耻情绪影响欺骗行为的机制 | 第32页 |
| 2.3 研究的逻辑关系 | 第32-33页 |
| 2.4 研究意义 | 第33-34页 |
| 2.5 研究的总假设 | 第34-35页 |
| 3 实验1 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 第35-43页 |
| 3.1 实验目的 | 第35页 |
| 3.2 实验假设 | 第35页 |
| 3.3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 3.3.1 被试 | 第35页 |
| 3.3.2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 3.3.3 实验设计 | 第36页 |
| 3.3.4 实验任务 | 第36-37页 |
| 3.3.5 实验程序 | 第37页 |
| 3.3.6 数据分析 | 第37-38页 |
| 3.4 实验结果 | 第38-40页 |
| 3.4.1 道德同一性与诚信态度差异检验 | 第38页 |
| 3.4.2 情绪诱发操作检验 | 第38-39页 |
| 3.4.3 决策反应时 | 第39页 |
| 3.4.4 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 | 第39-40页 |
| 3.5 讨论 | 第40-43页 |
| 4 实验2 道德失范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 第43-50页 |
| 4.1 实验目的 | 第43页 |
| 4.2 实验假设 | 第43页 |
| 4.3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 4.3.1 被试 | 第43页 |
| 4.3.2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 4.3.3 实验设计 | 第43页 |
| 4.3.4 实验任务 | 第43-44页 |
| 4.3.5 实验程序 | 第44-45页 |
| 4.3.6 数据分析 | 第45页 |
| 4.4 实验结果 | 第45-47页 |
| 4.4.1 道德同一性与诚信态度差异检验 | 第45-46页 |
| 4.4.2 情绪诱发操作检验 | 第46页 |
| 4.4.3 任务时长 | 第46-47页 |
| 4.4.4 欺骗行为 | 第47页 |
| 4.5 讨论 | 第47-50页 |
| 5 实验3a 道德失范羞耻情绪对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 | 第50-54页 |
| 5.1 实验目的 | 第50页 |
| 5.2 实验假设 | 第50页 |
| 5.3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 5.3.1 被试 | 第50页 |
| 5.3.2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 5.3.3 实验设计 | 第50页 |
| 5.3.4 实验任务 | 第50-51页 |
| 5.3.5 实验程序 | 第51页 |
| 5.3.6 数据分析 | 第51页 |
| 5.4 实验结果 | 第51-53页 |
| 5.4.1 损耗任务操作检验 | 第51-52页 |
| 5.4.2 情绪诱发操作检验 | 第52页 |
| 5.4.3 自我控制资源 | 第52-53页 |
| 5.5 讨论 | 第53-54页 |
| 6 实验3b 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资源的中介作用 | 第54-57页 |
| 6.1 实验目的 | 第54页 |
| 6.2 实验假设 | 第54页 |
| 6.3 研究方法 | 第54-55页 |
| 6.3.1 被试 | 第54页 |
| 6.3.2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 6.3.3 研究设计 | 第54页 |
| 6.3.4 实验任务 | 第54-55页 |
| 6.3.5 实验程序 | 第55页 |
| 6.3.6 数据分析 | 第55页 |
| 6.4 实验结果 | 第55页 |
| 6.5 讨论 | 第55-57页 |
| 7 总讨论 | 第57-62页 |
| 7.1 道德失范的情景同样能诱发羞耻情绪 | 第57-58页 |
| 7.2 只有道德失范的羞耻能遏制欺骗 | 第58页 |
| 7.3 羞耻情绪可提高自我控制资源 | 第58-59页 |
| 7.4 羞耻情绪通过调集自我控制资源遏制欺骗 | 第59页 |
| 7.5 羞耻并不可耻 | 第59-60页 |
| 7.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 8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附录 | 第68-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