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加密与解密论文

信息隐藏特征自变异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3 信息隐藏的历史与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1 传统信息隐藏技术第13-14页
        1.3.2 现代信息隐藏技术第14-15页
        1.3.3 信息隐藏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4 当前研究的主要不足第17-18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1 论文主要工作第18-19页
        1.4.2 论文章节安排第19-20页
第2章 信息隐藏相关技术介绍第20-34页
    2.1 信息隐藏简介第20-23页
        2.1.1 信息隐藏概述第20页
        2.1.2 信息隐藏与密码学第20-21页
        2.1.3 信息隐藏模型第21-22页
        2.1.4 信息隐藏的特性与要求第22-23页
    2.2 信息隐藏的经典算法第23-26页
        2.2.1 空域算法第23-25页
        2.2.2 变换域算法第25-26页
        2.2.3 压缩域算法第26页
    2.3 混沌基础理论第26-30页
        2.3.1 混沌的定义第26-28页
        2.3.2 混沌的主要特征第28页
        2.3.3 混沌映射介绍第28-30页
    2.4 密钥同步技术第30-32页
    2.5 加密域图像的水印技术第32-33页
    2.6 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同步的特征自变异信息隐藏算法第34-46页
    3.1 标志特征识别第34-36页
    3.2 标志特征隐藏方法分析设计第36-40页
        3.2.1 标志特征隐藏方法框架分析第36-38页
        3.2.2 标志特征隐藏方法设计第38-40页
    3.3 特征自变异信息隐藏算法设计第40-45页
        3.3.1 嵌入算法第40-42页
        3.3.2 提取算法第42-44页
        3.3.3 密钥信息恢复算法第44-45页
    3.4 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特征自变异信息隐藏算法实验分析第46-57页
    4.1 实验预备条件第46页
    4.2 初值敏感度分析第46-48页
    4.3 密钥恢复实验分析第48-49页
    4.4 自变异算法对原始载体的影响第49-52页
    4.5 对加密域信息隐藏的影响第52-54页
    4.6 鲁棒性分析第54-55页
    4.7 与原算法对比分析第55-56页
    4.8 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66页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列表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动态规划的异构多核任务分配与调度算法研究
下一篇:早开堇菜的组织培养及再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