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7-44页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7-21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17-1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9-21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21-33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9页 |
(二) 国外研究动态 | 第29-33页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33-3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33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36页 |
(一) 研究重点及难点 | 第36页 |
(二) 创新点 | 第36页 |
五、基本概念的学理澄清 | 第36-44页 |
(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概念澄清 | 第36-41页 |
(二)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概念澄清 | 第41-44页 |
第二章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44-53页 |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 | 第44-47页 |
(一) 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意识 | 第44-45页 |
(二) 增强事业心和荣誉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 第45-46页 |
(三) 立足现实,更新观念,勇于担当 | 第46-47页 |
(四) 弘扬优秀传统,丰富师德理论 | 第47页 |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 第47-49页 |
(一)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47-48页 |
(二)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 | 第48-49页 |
(三)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 第49页 |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 第49-53页 |
(一)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关系高校的发展前景 | 第50页 |
(二)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应对新世纪各种挑战 | 第50-51页 |
(三)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第51-53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史回顾 | 第53-74页 |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战略设计阶段(1979-1986) | 第53-56页 |
(一) 党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确立,是中国近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 | 第53-55页 |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第55-56页 |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策略调整阶段(1986-1992) | 第56-58页 |
(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确立 | 第56-58页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建立 | 第58页 |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经验形成阶段(1992-2002年) | 第58-64页 |
(一)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确立 | 第59-60页 |
(二) 十四大以来道德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 第60-62页 |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 | 第62-64页 |
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和谐发展阶段(2002-2012) | 第64-69页 |
(一)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确立 | 第64-67页 |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 第67-69页 |
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阶段(2012——至今) | 第69-74页 |
(一)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确立 | 第69-70页 |
(二) 依法治国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被赋予的新内涵 | 第70-74页 |
第四章 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考量 | 第74-92页 |
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经验总结 | 第74-76页 |
(一) 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实现人文精神构建 | 第74-75页 |
(二) 落实道德职业教育,促进教师自我认识 | 第75页 |
(三) 健全保障机制,严格自律他律 | 第75-76页 |
(四) 弘扬师德典型,发挥激励作用 | 第76页 |
(五) 规范自我教育,加强自身修养 | 第76页 |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和困境 | 第76-84页 |
(一) 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 | 第76-78页 |
(二)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 | 第78-82页 |
(三)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困境 | 第82-84页 |
三、影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84-92页 |
(一) 社会发展对高校教师道德品质的要求 | 第84-85页 |
(二) 高等学校与高校教师道德品质的发展 | 第85-87页 |
(三) 高等教育体制与高校教师道德的发展 | 第87-92页 |
第五章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体系和规范要求 | 第92-109页 |
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92-103页 |
(一)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师德建设的核心 | 第92-94页 |
(二) 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 第94-98页 |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支撑 | 第98-100页 |
(四) 大力发展先进健康的大学文化 | 第100-101页 |
(五) 防止西方消极思想的渗入 | 第101-103页 |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目标体系 | 第103-107页 |
(一) 高校教师道德建设目标体系的构建 | 第103-104页 |
(二) 构建“三位一体”的青年教师师德目标体系 | 第104-107页 |
三、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规范要求 | 第107-109页 |
(一) 关爱学生 | 第107页 |
(二) 严谨笃学 | 第107-108页 |
(三) 淡泊名利 | 第108页 |
(四) 自尊自律 | 第108-109页 |
第六章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思考 | 第109-125页 |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 | 第109-115页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 | 第109-111页 |
(二) 加强师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 第111-115页 |
二、创新师德教育,引导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理想 | 第115-117页 |
(一) 青年教师个人品德建设的意义 | 第115-116页 |
(二)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树立崇高的思想 | 第116页 |
(三) 学术道德建设重在引导价值取向 | 第116-117页 |
三、坚持师德宣传制度化、常态化 | 第117-118页 |
(一) 重视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 第117页 |
(二) 大力宣传师德教育的重要性,激发青年教师的活力 | 第117-118页 |
四、构建师德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 | 第118-120页 |
(一) 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意义和作用 | 第118-119页 |
(二) 师德评价标准是衡量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尺度 | 第119-120页 |
五、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 | 第120-121页 |
(一) 建立监督机制,以制度规范人 | 第120-121页 |
(二) 确立师德建设保障机制,不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 第121页 |
六、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 | 第121-122页 |
七、严格师德惩处,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 | 第122-123页 |
八、端正学术风气,以良好学术氛围感染青年教师 | 第123-125页 |
结束语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6页 |
后记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