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我国消费信贷中的个人信用体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7-8页
        1.1.1 选题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8-12页
        1.2.1 国外个人信用体系研究第8-10页
        1.2.2 国内个人信用体系研究第10-11页
        1.2.3 文献述评第11-12页
    1.3 研究框架第12-13页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1 研究的预期目标第13页
        1.4.2 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创新点和不足第14-15页
第二章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对消费信贷发展的理论分析第15-21页
    2.1 消费信贷概述第15-16页
        2.1.1 消费信贷的含义第15页
        2.1.2 消费信贷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第15-16页
    2.2 个人信用体系概述第16-17页
        2.2.1 个人信用体系的含义第16页
        2.2.2 个人信用体系的构成第16-17页
    2.3 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第17-21页
        2.3.1 交易费用理论第17-19页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9-21页
第三章 我国当前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对消费信贷发展的抑制第21-32页
    3.1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与问题第21-24页
        3.1.1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第21-22页
        3.1.2 我国消费信贷的问题第22-24页
    3.2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现状第24-27页
        3.2.1 个人信用体系的法律制度第24-25页
        3.2.2 个人信用体系的征信机构第25-26页
        3.2.3 个人信用体系的信用评估第26-27页
        3.2.4 个人信用体系的监管机制第27页
    3.3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第27-32页
        3.3.1 相关配套法规政策的不健全第27-29页
        3.3.2 个人信用意识淡薄第29页
        3.3.3 征信市场格局不合理第29-30页
        3.3.4 信用数据收集成本高,共享程度低第30页
        3.3.5 缺乏统一的信用评估标准第30-32页
第四章 国外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比较与借鉴第32-41页
    4.1 美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第32-36页
    4.2 欧洲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第36-37页
    4.3 日本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第37-39页
    4.4 借鉴: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环节第39-41页
        4.4.1 合理的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方法第39-40页
        4.4.2 科学的信用评估机制和模型第40页
        4.4.3 完善的信用配套法律第40页
        4.4.4 符合国情的个人信用管理和经营模式第40-41页
第五章 我国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第41-59页
    5.1 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第41-42页
    5.2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则第42页
    5.3 我国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第42-50页
        5.3.1 信用数据网络的建立第42-44页
        5.3.2 信用评估指标的设置第44-49页
        5.3.3 信用根本法律的颁布第49-50页
    5.4 具体对策建议第50-59页
        5.4.1 强化信用法律基础第50-53页
        5.4.2 推动信用意识宣传第53-55页
        5.4.3 调整信用监管机制第55-56页
        5.4.4 提高信用数据共享第56-57页
        5.4.5 统一信用评估标准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下一篇:空气污染对重污染类上市企业影响研究--以盈余管理和股票收益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