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通过班级建设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以K市J小学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10-26页
    一、问题的提出:通过班级建设,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第10-13页
        (一)养成教育观念形式片面,学生行为习惯难以促进第11-13页
            1.学生在养成教育中缺乏自主发展意识第11页
            2.家长缺乏养成教育意识,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第11页
            3.班级建设缺乏生命力,忽视学生的成长需求第11-12页
            4.学校养成教育的实践效果不显著第12-13页
        (二)完善班级建设,强化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第13页
    二、核心概念界定第13-15页
        (一)养成教育第13-14页
        (二)成长需要第14页
        (三)班级建设第14-15页
    三、文献综述第15-22页
        (一)关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其养成教育的研究第15-18页
            1.国内外关于行为习惯的研究第15-16页
            2.国内外关于养成教育的研究第16-18页
        (二)关于班级建设的研究第18-20页
            1.班级文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第18-19页
            2.班级文化的内涵、功能、内容的研究第19-20页
        (三)关于成长需要的研究第20-22页
            1.需要理论的发展趋势第20-21页
            2.成长需求的实践研究动态第21-22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22-23页
        (一)研究思路第22页
        (二)研究框架第22-23页
    五、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第23-26页
        (一)研究基础第23页
            1.理论基础第23页
            2.实践基础第23页
        (二)研究方法第23-26页
            1.文献研究法第23-25页
            2.观察法第25-26页
第一章 小学生班级行为习惯现状和原因分析——以K市J小学为例第26-38页
    一、对K市J小学学生班级行为习惯研究概述第26-27页
        (一)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第26页
        (二)访谈的基本情况第26-27页
        (三)观察的基本情况第27页
    二、学生班级行为习惯现状调查结果第27-34页
        (一)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差,缺乏自我提升意识第27-29页
            1.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第27-28页
            2.课堂中缺乏良好的倾听能力第28-29页
            3.对课外知识的渴望程度不高第29页
        (二)学生在与人交往时欠缺同理心,集体意识不够强第29-31页
            1.学生多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第29-30页
            2.文明规范意识不足,缺乏集体观念第30-31页
        (三)难以养成良好的个人和公共卫生第31-33页
        (四)安全意识薄弱,家长和社会配合度不高第33-34页
    三、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和原因分析第34-38页
        (一)学生自身因素第34-35页
            1.心理不成熟第34页
            2.缺乏内驱力第34-35页
            3.性格缺陷第35页
            4.性别差异第35页
        (二)家庭因素第35-36页
            1.家庭背景差异第35页
            2.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观第35-36页
            3.缺乏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第36页
        (三)学校因素第36-37页
            1.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严重第36页
            2.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第36页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第36-37页
        (四)社会因素第37-38页
            1.不良的社会风气第37页
            2.政府教育部门对养成教育重视不够第37-38页
第二章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班级建设的内在关系第38-45页
    一、立足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内化学生的成长需要第38-41页
        (一)基于交往需要的习惯养成问题第38-39页
        (二)基于自我实现需要的习惯养成问题第39-40页
        (三)基于安全需要的习惯养成问题第40-41页
    二、提供学生日常生活的班级建设,是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第41-45页
        (一)创建良好的班风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第41-42页
        (二)树立教师榜样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第42页
        (三)完善的班级制度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保障第42-43页
        (四)丰富的班级活动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手段第43-45页
第三章 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班级建设活动策略第45-60页
    一、创造良好的班级物质文化,以环境促进习惯养成第45-48页
        (一)优化物质环境建设第45-48页
            1.丰富的物质环境建设第45-47页
            2.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物质环境建设第47-48页
        (二)物质建设注重营造和谐的氛围第48页
    二、建立民主、公正的班级制度,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第48-50页
        (一)建立健全的班级公约,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第49-50页
            1.针对本班实际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第49页
            2.增强班级责任感的岗位制度第49-50页
        (二)注重环境的强化与内化作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第50页
    三、设计多元班级活动,扩大学生习惯养成成长空间第50-54页
        (一)丰富学生知识眼界的阅读活动第51-52页
            1.晨读经典第51页
            2.午间的阅读分享第51页
            3.校外的亲子共读第51-52页
        (二)创建有特色的社团活动第52页
        (三)开展有特色的主题班会活动第52-54页
        (四)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第54页
    四、创造优良精神文化品质,激励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第54-60页
        (一)班主任引导树立统一班级价值观第55页
        (二)培养团结奋进的班级精神第55-56页
        (三)塑造富有特色的班级形象第56-57页
        (四)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第57-60页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57-59页
            2.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第59-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1 :学生问卷第65-67页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第67-68页
附录3 :家长访谈提纲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国加拉信小学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教学现状研究--基于32所双语教学试点学校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