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 第10-14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国外全科型小学教师发展现状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三、国内关于小学教师的培养现状综述 | 第18-20页 |
四、国外全科型教师的发展对我国农村地区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启示 | 第20-21页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一、农村地区 | 第21页 |
二、全科型小学教师 | 第21-22页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2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22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22页 |
第六节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23页 |
二、职业认同理论 | 第23-24页 |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24-25页 |
第二章 云南省L县全科型小学教师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5-53页 |
第一节 云南省L县概况 | 第25-26页 |
一、地形地貌 | 第25页 |
二、经济发展概况 | 第25页 |
三、教育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云南省L县全科型小学教师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6-53页 |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与编制 | 第26-28页 |
二、云南省L县全科型小学教师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8-53页 |
第三章 云南省L县全科型小学教师发展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53-62页 |
一、生态因素 | 第53-54页 |
二、政策因素 | 第54-56页 |
三、学校因素 | 第56-59页 |
四、教师自身因素 | 第59-62页 |
第四章 优化云南省L县全科型小学教师发展的路径 | 第62-80页 |
一、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 | 第62-76页 |
二、学校应发挥管理作用 | 第76-78页 |
三、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 第78-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