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3 研究评述 | 第20-21页 |
1.4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21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1.4.2 拟解决的问题 | 第21页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5.1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1-22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4-25页 |
1.6.1 可能的创新 | 第24页 |
1.6.2 本文的不足及需改进的地方 | 第24-25页 |
2 林权流转的理论分析 | 第25-35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2.1.1 产权理论 | 第25-26页 |
2.1.2 林权理论 | 第26-27页 |
2.1.3 农户行为理论 | 第27-29页 |
2.2 理论分析 | 第29-33页 |
2.2.1 微观主体特征 | 第29-31页 |
2.2.2 政策制度 | 第31-33页 |
2.3 研究假设 | 第33-35页 |
3 福建省林权流转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5-40页 |
3.1 福建省森林资源情况 | 第35页 |
3.2 福建林权流转的现状 | 第35-37页 |
3.2.1 林权流转主体多样化 | 第35-36页 |
3.2.2 林权流转服务不断完善 | 第36页 |
3.2.3 林业贷款平稳增长 | 第36-37页 |
3.2.4 农户林权流转意愿不高 | 第37页 |
3.3 福建省林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7-40页 |
3.3.1 林权流转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7-38页 |
3.3.2 采伐限额制度不健全 | 第38页 |
3.3.3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 第38-40页 |
4 农户林权流转意愿描述性分析 | 第40-46页 |
4.1 实地调查 | 第40-41页 |
4.1.1 问卷设计 | 第40页 |
4.1.2 数据的收集 | 第40-41页 |
4.2 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41-46页 |
4.2.1 户主基本情况与流转意愿 | 第42-43页 |
4.2.2 农户家庭基本情况与流转关系 | 第43-44页 |
4.2.3 林地资源情况与流转意愿 | 第44-46页 |
5 影响农户林权流转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6-54页 |
5.1 变量的选取 | 第46页 |
5.2 模型的设定及变量说明 | 第46-48页 |
5.2.1 模型的设定 | 第46-47页 |
5.2.2 变量定义及预期影响 | 第47-48页 |
5.3 实证结果和分析 | 第48-54页 |
5.3.1 模型回归结果 | 第48-49页 |
5.3.2 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4-5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6.2.1 改革和完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 第55-56页 |
6.2.2 加大林业技术的有效供给 | 第56页 |
6.2.3 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 第56页 |
6.2.4 健全森林资源评估体系,保障农户流转收益 | 第56-57页 |
6.2.5 完善林权流转市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件:农户林权流转调查问卷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