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国际商事法庭的功能 | 第8-12页 |
(一)制度性功能 | 第8-9页 |
(二)公共产品的服务功能 | 第9-10页 |
1、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 第9页 |
2、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 | 第9-10页 |
3、提供经济的法律服务 | 第10页 |
(三)与国际商事仲裁合作互补、融合发展 | 第10-12页 |
1、国际商事法庭无法完全取代国际商事仲裁的优势 | 第11页 |
2、国际商事法庭的相关规定体现了对国际仲裁的大力支持 | 第11-12页 |
三、中国国际商事法庭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12-18页 |
(一)法官的国籍与资质 | 第12-13页 |
1、法官国籍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2-13页 |
2、法官资质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3页 |
(二)协议管辖 | 第13-15页 |
1、协议管辖现行规定 | 第14页 |
2、协议管辖的实际联系限制之问题分析 | 第14-15页 |
(三)审级制度 | 第15-18页 |
1、审级制度现行规定 | 第15-16页 |
2、一审终审的必要性 | 第16页 |
3、一审终审的弊端 | 第16-18页 |
四、域外国际商事法庭比较研究 | 第18-20页 |
(一)法官的选任 | 第18-19页 |
1、聘任外籍法官 | 第18页 |
2、拓宽法官选拔范围 | 第18-19页 |
(二)协议管辖不要求具有“实际联系” | 第19页 |
(三)两审终审制度 | 第19-20页 |
五、中国国际商事法庭建设之完善建议 | 第20-24页 |
(一)法官选任完善建议 | 第20-21页 |
1、突破法官国籍限制 | 第21页 |
2、拓宽法官选拔范围 | 第21页 |
3、制定新的法官选任制度 | 第21页 |
(二)突破协议管辖中的“实际联系”限制 | 第21-24页 |
1、取消实际联系原则的限制 | 第21-23页 |
2、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 | 第23页 |
3、增加法院裁量管辖权 | 第23-24页 |
(三)重构一审终审裁判的救济机制 | 第24页 |
1、构建独立的国际商事法院 | 第24页 |
2、重新规范当事人的上诉条件 | 第24页 |
六、结论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