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梁柱外节点受剪性能的参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概述第10-11页
    1.2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加固方法第11-12页
        1.2.1 增大截面法第11页
        1.2.2 粘贴钢板加固法第11-12页
        1.2.3 粘贴CFRP加固法第12页
    1.3 碳纤维布加固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8页
第二章 框架节点的理论基础第18-26页
    2.1 节点的构造形式第18-19页
    2.2 节点的受力特征第19-20页
    2.3 节点的破坏形式第20-21页
    2.4 节点强度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2.5 节点的受剪机制第22-24页
        2.5.1 斜压杆模型第22页
        2.5.2 桁架模型第22-23页
        2.5.3 剪摩擦模型第23-24页
        2.5.4 组合块体模型第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CFRP与基底混凝土界面间的粘结滑移性能第26-32页
    3.1 CFRP-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第26-29页
        3.1.1 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第26-27页
        3.1.2 CFRP-混凝土界面的剥离破坏形式第27-28页
        3.1.3 影响界面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第28-29页
    3.2 CFRP-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滑移模型第29-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CFRP加固框架节点的有限元模型第32-42页
    4.1 ANSYS模拟混凝土结构简介第32页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第32-33页
    4.3 材料的本构关系及模型第33-35页
        4.3.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第33页
        4.3.2 钢筋的本构关系和强化准则第33页
        4.3.3 CFRP的本构关系第33-34页
        4.3.4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模方法第34页
        4.3.5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模型第34-35页
    4.4 模型单元选择第35-37页
        4.4.1 混凝土单元第35页
        4.4.2 钢筋单元第35-36页
        4.4.3 CFRP单元第36页
        4.4.4 垫块单元第36-37页
        4.4.5 弹簧单元第37页
    4.5 模型有效性验证第37-41页
        4.5.1 试件构造及加固形式第37-38页
        4.5.2 加载装置第38-39页
        4.5.3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39-40页
        4.5.4 分析有限元结果第40-41页
    4.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CFRP加固带有直交梁节点的有限元模拟分析第42-54页
    5.1 设计有限元模型第42-46页
    5.2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46-47页
    5.3 分析有限元模型第47-53页
        5.3.1 裂缝图第47-50页
        5.3.2 荷载-位移曲线第50-52页
        5.3.3 CFRP应变云图第52-53页
        5.3.4 变形图第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CFRP加固带有直交梁节点的参数分析第54-64页
    6.1 参数设计第54页
    6.2 参数分析第54-62页
        6.2.1 碳纤维布层数的影响第54-55页
        6.2.2 柱轴压比的影响第55-58页
        6.2.3 直交梁个数的影响第58-59页
        6.2.4 直交梁位置的影响第59页
        6.2.5 直交梁宽度的影响第59-60页
        6.2.6 直交梁高度的影响第60-61页
        6.2.7 直交梁损伤的影响第61-62页
    6.3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结论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邻近建筑物地下室深度对预开挖基坑工程稳定性的研究
下一篇:外包U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