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1.4.1 留守母亲 | 第13页 |
1.4.2 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 | 第13页 |
1.4.3 家庭教育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4-1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1.1 社会支持理论 | 第14页 |
2.1.2 社会学习理论 | 第14页 |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第14-1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2.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2.2.3 行动研究法 | 第15-16页 |
第三章 留守母亲监护型儿童的独特性和需求分析 | 第16-23页 |
3.1 留守母亲监护型儿童的独特性 | 第16-17页 |
3.2 登封市X乡留守母亲监护型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 第17-22页 |
3.2.1 登封市X乡留守母亲监护型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3.2.2 登封市X乡留守母亲监护型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0-22页 |
3.3 留守母亲监护型儿童家庭教育的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第四章 留守母亲监护型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 | 第23-42页 |
4.1 提升综合素质——“乡村大课堂”系列社区活动 | 第23-24页 |
4.2 “爸爸去哪儿”小组活动 | 第24-33页 |
4.2.1 小组基本信息 | 第24-25页 |
4.2.2 小组方案实施过程 | 第25-31页 |
4.2.3 小组效果评估 | 第31-33页 |
4.3 留守母亲家庭教育支持小组活动 | 第33-42页 |
4.3.1 小组基本信息 | 第33页 |
4.3.2 小组方案实施过程 | 第33-40页 |
4.3.3 小组成效评估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对策建议 | 第42-46页 |
5.1 总结 | 第42-43页 |
5.2 反思 | 第43-44页 |
5.2.1 受留守母亲文化水平,活动无法深入开展 | 第43页 |
5.2.2 后续跟进工作不到位,活动成效不持久 | 第43页 |
5.2.3 社工的认可度不高,可争取到的资源不多 | 第43页 |
5.2.4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实务技能不足 | 第43-44页 |
5.3 对策建议 | 第44-46页 |
5.3.1 大力发展地区经济,促进外出人员“回巢” | 第44页 |
5.3.2 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开展母亲教育培训 | 第44页 |
5.3.3 增加社会工作介入的持续性,提供技术支持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A X乡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第49-50页 |
附录 B 小组活动参加者意见表 | 第50-51页 |
附录 C “爸爸去哪儿小组”评估问卷 | 第51-52页 |
附录 D “留守母亲家庭教育支持小组”评估问卷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