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9-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1.2.3 述评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X中学初中生厌学行为情况调查分析 | 第15-19页 |
2.1 X中学初中生厌学情况 | 第15-16页 |
2.1.1 X中学初中生的厌学基本情况 | 第15页 |
2.1.2 X中学初中生厌学行为调查分析 | 第15-16页 |
2.2 X中学初中生厌学行为表现分析 | 第16-17页 |
2.2.1 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学习 | 第16页 |
2.2.2 对知识一知半解、学习没方法 | 第16页 |
2.2.3 同学间出现打架斗殴、小团体等现象 | 第16-17页 |
2.3 X中学初中生厌学行为原因分析 | 第17-19页 |
2.3.1 自身因素——非理性认知 | 第17-18页 |
2.3.2 家庭因素——教育的缺失 | 第18页 |
2.3.3 学校因素——心理疏导的缺失 | 第18-19页 |
第3章 个案工作介入X中学初中生厌学行为的介入实施阶段 | 第19-33页 |
3.1 接案 | 第19-20页 |
3.1.1 深入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3.1.2 与案主初步建立信任关系 | 第20页 |
3.2 预估 | 第20-21页 |
3.3 计划 | 第21-26页 |
3.3.1 制定个案目标 | 第22-23页 |
3.3.2 制定个案计划 | 第23页 |
3.3.3 具体实施方案 | 第23-26页 |
3.4 介入实施 | 第26-32页 |
3.4.1 介入实施前期——建立专业关系 | 第26-28页 |
3.4.2 介入实施初期——改变非理性认知 | 第28-29页 |
3.4.3 介入实施中期——直接治疗 | 第29-30页 |
3.4.4 介入实施后期——间接治疗 | 第30-31页 |
3.4.5 结案与转介阶段 | 第31-32页 |
3.5 服务成效 | 第32-33页 |
第4章 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问题的反思总结与对策建议 | 第33-36页 |
4.1 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问题的反思 | 第33-34页 |
4.1.1 个案工作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初中生厌学问题 | 第33页 |
4.1.2 社工在个案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行为的不足分析 | 第33-34页 |
4.2 进一步提升个案工作应对初中生厌学问题的建议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A 厌学量表 | 第39-40页 |
附录B 初中生厌学情况调查问卷 | 第40-42页 |
附录C 初中生个案访谈提纲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