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17-22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二、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现实背景 | 第26-28页 |
(一)政治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 | 第26页 |
(二)经济层面:网络经济形态的必然选择 | 第26-27页 |
(三)技术层面: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创新要求 | 第27-28页 |
三、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创新实践探索——以大连“中山民情互连网”为例 | 第28-35页 |
(一)“中山民情互连网”概述 | 第28-29页 |
(二)“中山民情互连网”回应网络民意的运行过程 | 第29-31页 |
(三)“中山民情互连网”在政府回应网络民意方面的特点 | 第31-33页 |
(四)“中山民情互连网”的局限性 | 第33-35页 |
四、政府回应网络民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35-41页 |
(一)政府回应网络民意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二)政府回应网络民意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8-41页 |
五、完善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对策建议 | 第41-46页 |
(一)善用互联网思维,拉近政民互动距离 | 第41-42页 |
(二)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实现民意有序表达 | 第42-43页 |
(三)规范政府回应流程,健全民意回应机制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