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可再生资源木质纤维素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纤维素 | 第11-12页 |
·半纤维素 | 第12-14页 |
·木质素 | 第14页 |
·燃料乙醇生产菌株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酵母工程菌的构建 | 第14-15页 |
·运动发酵单胞菌工程菌的构建 | 第15-16页 |
·大肠埃希氏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 第16-17页 |
·克雷伯氏工程菌的构建 | 第17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17-18页 |
·嗜热菌作为燃料乙醇生产菌株的潜力 | 第18-24页 |
·嗜热厌氧杆菌的简介 | 第18-19页 |
·嗜热厌氧杆菌中乙醇代谢途径关键酶的研究 | 第19页 |
·醇脱氢酶AdhA 和AdhB | 第19-21页 |
·醛/醇脱氢酶AdhE 的研究 | 第21-24页 |
·调控蛋白的研究策略 | 第24-25页 |
·立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嗜热厌氧杆菌乙醇代谢关键酶的生理功能研究 | 第28-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9页 |
·菌株、质粒和培养基 | 第28-31页 |
·培养基制备 | 第31页 |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基因操作 | 第31-3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2页 |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33页 |
·AdhB 的纯化 | 第33页 |
·AdhE 的纯化 | 第33-34页 |
·AdhB 的酶活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AdhE 的酶活测定方法 | 第35页 |
·嗜热厌氧杆菌胞内NADH 和NAD~+的测定 | 第35-36页 |
·嗜热厌氧杆菌胞内含水量的测定 | 第36页 |
·NADPH 和NADH 的标准曲线 | 第36-37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7-38页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38-39页 |
·结果 | 第39-43页 |
·嗜热厌氧杆菌生理条件的分析 | 第39-40页 |
·T. ethanolicus JW200 的AdhB 和AdhE 酶活测定 | 第40-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嗜热厌氧杆菌乙醇代谢调控蛋白的研究 | 第46-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6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47-48页 |
·主要试剂 | 第48-4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9页 |
·培养基制备 | 第49页 |
·嗜热厌氧杆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49-50页 |
·基因操作 | 第50页 |
·PCR 引物 | 第50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50-51页 |
·重组质粒的表达 | 第51页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51-52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52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52-53页 |
·地高辛标记片段 | 第53-54页 |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 | 第54页 |
·转膜及地高辛显示反应 | 第54-55页 |
·蛋白的初步研究 | 第55-56页 |
·结果 | 第56-65页 |
·调控蛋白的分析 | 第56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56-58页 |
·调控蛋白P_(adhE)-1,RSP 的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 | 第58-62页 |
·嗜热厌氧杆菌TRR_(adhB) 和TRR_(adhE) 的分析 | 第62-63页 |
·调控蛋白P_(adhE)-1 与TRR_(adhE) 的体外结合实验 | 第63-64页 |
·调控蛋白RSP 与TRR_(adhE) 和TRR_(adhB) 的体外结合实验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还原力感应蛋白RSP 对adhB 和adhE 基因转录调控研究 | 第68-8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4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69页 |
·主要试剂 | 第6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9页 |
·培养基制备 | 第69-70页 |
·基因操作 | 第70页 |
·RSP 的圆二色性测定 | 第70页 |
·辅酶对RSP 与DNA 结合的影响 | 第70页 |
·转录模板的获得 | 第70页 |
·T. ethanolicus JW200 RNA 聚合酶的纯化 | 第70-73页 |
·RNA 聚合酶Sigma 亚基的纯化 | 第73页 |
·体外转录系统的构建 | 第73-74页 |
·地高辛标记显色检测转录产物cDNA | 第74页 |
·结果 | 第74-80页 |
·辅酶对还原力感应蛋白RSP 与TRR_(adhB) 和TRR_(adhE) 结合的影响 | 第74-75页 |
·辅酶对还原力感应蛋白RSP 二级结构的影响 | 第75-76页 |
·辅酶对RSP 调控adhB 基因转录的影响 | 第76-80页 |
·讨论 | 第80-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嗜热厌氧杆菌RSP 结合位点DNA 的结构特征 | 第86-10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6-91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86-87页 |
·主要试剂 | 第8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87页 |
·培养基制备 | 第87页 |
·基因操作 | 第87页 |
·质粒构建 | 第87-90页 |
·突变序列的获得 | 第90页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90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90页 |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 | 第90-91页 |
·转膜及地高辛显示反应 | 第91页 |
·结果 | 第91-97页 |
·质粒的构建 | 第91页 |
·RSP 识别和结合位点的碱基序列 | 第91-94页 |
·RSP 识别和结合位点的DNA 结构特征 | 第94-97页 |
·讨论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嗜热厌氧杆菌的乙醇代谢工程 | 第100-10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0-103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100页 |
·主要试剂 | 第10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00-101页 |
·培养基制备 | 第101页 |
·基因操作 | 第101页 |
·质粒pUC-PP-adhE-MuI 和pUC-PP-adhE-MuII 的构建 | 第101页 |
·pTE-ori-adhE,pTE-ori-adhE-MuI 和pTE-ori-adhE-MuII 的构建 | 第101页 |
·嗜热菌的超声波转化 | 第101-102页 |
·乙醇的测定 | 第102-103页 |
·结果 | 第103-105页 |
·adhE 基因启动子的设计 | 第103页 |
·质粒pUC-PP-adhE-MuI 和pUC-PP-adhE-MuII 的构建 | 第103-104页 |
·质粒pTE-ori-adhE,pTE-ori-adhE-MuI 和pTE-ori-adhE-MuII 的构建 | 第104-105页 |
·重组质粒转化嗜热厌氧杆菌JW200 | 第105页 |
·讨论 | 第105-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主要结论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0页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