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电子政务 | 第11-12页 |
1.3.2 工作流建模方法 | 第12-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面向社会治理的整合型政务平台功能及其实现模式 | 第18-32页 |
2.1 社会治理内涵及其影响下的整合型政务平台的发展趋势 | 第18-22页 |
2.1.1 社会治理内涵 | 第18-20页 |
2.1.2 社会治理下整合型政务平台的发展趋势 | 第20-22页 |
2.2 整合型政务平台功能分析 | 第22-26页 |
2.2.1 面向服务对象的整合型政务平台功能需求 | 第22-24页 |
2.2.2 整合型政务平台典型案例 | 第24-25页 |
2.2.3 整合型政务平台功能总结 | 第25-26页 |
2.3 整合型政务平台功能的多种实现模式分析 | 第26-30页 |
2.3.1 整合型政务平台顶层功能 | 第26-28页 |
2.3.2 服务功能多模式分析 | 第28-29页 |
2.3.3 行政功能多模式分析 | 第29页 |
2.3.4 监督功能多模式分析 | 第29-30页 |
2.3.5 评价功能单模式分析 | 第30页 |
2.3.6 考核功能单模式分析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面向对象基于数据流建模的工作流设计方法研究 | 第32-42页 |
3.1 基于数据流建模的工作流设计方法的分析 | 第32-38页 |
3.1.1 WDADM的建模流程 | 第32-33页 |
3.1.2 WDADM的基本定义 | 第33-37页 |
3.1.3 WDADM的方法评价 | 第37-38页 |
3.2 面向对象的基于数据流建模的工作设计方法的提出 | 第38-41页 |
3.2.1 面向对象与WDADM的结合 | 第38页 |
3.2.2 OOWDADM的建模流程 | 第38-39页 |
3.2.3 OOWDADM的基本定义 | 第39-40页 |
3.2.4 OOWDADM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第40-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OOWDADM的面向社会治理的整合型政务平台工作流建模 | 第42-62页 |
4.1 面向社会治理的整合型政务平台顶层工作流模型 | 第42-47页 |
4.1.1 平台顶层数据依赖关系 | 第42-44页 |
4.1.2 平台顶层功能/活动依赖关系 | 第44-46页 |
4.1.3 平台顶层工作流建模 | 第46-47页 |
4.2 多模式服务功能对象的工作流模型 | 第47-51页 |
4.2.1 结构化请求服务模式的工作流模型 | 第47-49页 |
4.2.2 非结构化请求服务模式的工作流模型 | 第49-51页 |
4.3 多模式行政功能对象的工作流模型 | 第51-54页 |
4.3.1 并行行政模式的工作流模型 | 第51-52页 |
4.3.2 串行行政模式的工作流模型 | 第52-54页 |
4.4 多模式监督功能对象的工作流模型 | 第54-57页 |
4.4.1 节点警告式监督模式的工作流模型 | 第54-55页 |
4.4.2 实时查看式监督模式的工作流模型 | 第55-57页 |
4.5 单模式评价功能对象的工作流模型 | 第57-58页 |
4.6 单模式考核功能对象的工作流模型 | 第58-59页 |
4.7 面向社会治理的整合型政务平台工作流模型 | 第59-60页 |
4.8 面向社会治理的整合型政务平台工作流建模框架 | 第60-61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整合型政务平台功能及工作流建模的实例应用 | 第62-70页 |
5.1 民生诉求平台建设背景与目标 | 第62-63页 |
5.2 民生诉求平台功能及其模式识别 | 第63-64页 |
5.3 基于OOWDADM的民生诉求平台工作流建模 | 第64-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