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哭嫁”习俗与舞蹈作品《哭·嫁》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土家族概况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土家族民俗文化 | 第11-12页 |
一、土家族基本概况 | 第11-12页 |
二、宗教信仰与文学艺术 | 第12页 |
三、土家族婚丧习俗 | 第12页 |
第二节 土家族“哭嫁”习俗 | 第12-16页 |
一、“哭嫁”的形式 | 第13-14页 |
二、“哭嫁歌”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三、“哭嫁”习俗的成年礼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哭嫁”习俗在舞蹈作品中的体现 | 第16-27页 |
第一节 主题与形式 | 第17-18页 |
一、主题的确定 | 第17-18页 |
二、形式的选择 | 第18页 |
第二节 舞蹈结构注重文化内涵与人物塑造 | 第18-20页 |
一、作品结构 | 第18-19页 |
二、人物塑造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舞蹈语汇的选择从“哭”情出发 | 第20-22页 |
一、“抽泣的哭”表达少女之心 | 第20-21页 |
二、“抒情的哭”突出情感诉说 | 第21页 |
三、“舞动的哭”尽显出嫁心情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服饰道具的运用源于生活习俗 | 第22-25页 |
一、生活中的服饰 | 第22-23页 |
二、生活习俗的包头在作品中的体现 | 第23-25页 |
第五节 音乐创作于民间“哭嫁歌” | 第25-27页 |
一、民间的“哭嫁歌” | 第25-26页 |
二、作品中的“哭嫁歌”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舞蹈作品《哭·嫁》的价值体现 | 第27-28页 |
第一节 审美价值体现 | 第27页 |
第二节 情感价值体现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文化核心价值 | 第28页 |
结语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页 |